体育升学两不误,同济一附中用足球串联育人育分

朱慧 2020-06-23 07:10

        (晨报首席记者  沈坤彧)“2020年,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将迎来60周年的校庆。学校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这里,不会踢球的男人不算一条好汉。”该校校长阮为说。他从1984年起就在此地任教,2009年担任校长后,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一度因升学压力被弱化的足球传统又重拾起来。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组建了校队。正式开展校园足球,至今也有40个年头了。他们很早就做到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球队,最多的时候,一个班上能拉出四支队伍。上世纪80、90年代,很多校队队员也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阮为记得,“我们历史上好几个学生会主席都是足球队的队员,我们95届足球队的队长,当初在没有加分政策的时候,就自己考进了复旦”。

        作为上海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同济一附中曾为上海市乃至全国输送了百余名运动员。包括曾入选过国家队的虞伟亮,以及现效力申花的吴毅臻等。迫于升学压力,学校也曾在很多年里忽略了足球传统文化的传承。2009年底,阮为出任校长时,球队已经有七八年在市级比赛中无缘冠军。他当即牵头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将足球传统特色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每一年度工作计划中并严格执行。

自豪师资硬件数一数二

        目前,校队教练团队中有足球专项教师3人、国家级裁判1人、一级裁判1人。其中,曾经挖掘培养了前上海绿地申花队队员王赟的方伦瑜是高级教练员,也是杨浦足球学校教练组青训总监。校队负责人娄祥葆介绍,教练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业务学习,参加了上海市足球协会和校园足球联盟组织的各项教练员进修。教练方伦瑜先后带队去英国和荷兰参加比赛和学习,娄祥葆参加过中英合作首期教练员业务培训,彭剑超则前往法国接受了教练员培训。要提升足球水平,教练业务是重要内容,但积累队员的比赛经验也同样不可或缺。仅2019年度,校队和上海市内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交流比赛就多达10场,能和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这些球队交手,也使得队员受益匪浅。

        娄祥葆颇为自豪地指着窗外的球场给我们看:这是一片作为2014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足球比赛主赛场而建的球场。“长105米,宽68米,甚至达到了世界杯球场的标准。1500瓦的大灯,我们有72个,照明度符合中超比赛的要求。”2016年至2019年,这片球场一直是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主赛场之一,并承办过开幕式和闭幕式。

经验文化渗透参与度广

        除了打造高水准的校队,同济一附中也着力更大规模地推广普及校园足球文化。学校按照要求开设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教练组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快乐足球》,并实现了班班有自己的足球队和足球宝贝队。校内每年举办百班百场联赛,在班与班比赛的间隙,女生啦啦操队上场表演,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联赛已经开办了十几年,并渐渐辐射到整个杨浦区。

        在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和杨浦区校园足球分联盟的领导下,学校组织和承办了一年一度的杨浦区“同育杯”百班百场校园足球联盟足球赛。足球在同济一附中的发展也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娄祥葆说:“市教委对我们长期以来大力支持,经常有外省市专家来指导工作,市里在区层面以我们为龙头,开设了体育教师的专项培训,市级专家的专题讲座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据统计,同济一附中在校人数1200人,其中有360人左右参与足球锻炼和比赛。而2019年,共有37名校队队员在上海市足球协会注册,成为杨浦区青年足球队中坚力量。阮为强调,360人之外的学生并非没有参与学校展开的体育活动,“我们学校的理念是通过足球运动的龙头作用,带动其他体育项目一起发展。校内共成立了超过20个体育俱乐部,包括篮球、排球都是上海市强队。我们规定每个班都要有三大球的运动队,一个人不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那就这么点人,怎么办?男生女生一起上。女生进一个球算2分”。

理念育人为先方是根本

        在阮为看来,育分和育人不可分割,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项目同样有着育人作用。“我们的育人理念,就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作为校长来说,有些事必须要坚持,有的时候就是在博弈。当你想明白了就要这么做,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一直强调的是要‘有序开展体育运动’,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该运动的时候运动,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如果这样对学业造成了影响,那就是两边都没做好。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压缩体育运动的时间,而是提升课堂效率。”他开玩笑说,“所以如果有主课老师挤压体育运动时间,我要和他们拼命的。”

        从2013年开始,同济一附中又重新拾起了自己一度丢失的校园足球霸主的身份,至今在各项市级比赛中已收获近10座冠军奖杯。从2012年到2019年,学校向高校足球队输送队员50多人,向职业队输送队员10人。近3年来,学校足球队有50人被国家体育部门授予一级运动员,50人被国家体育部门授予二级运动员。

        昔日的荣光又回来了,但阮为并不满足。“我希望球队拿冠军,更希望队员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觉得现在的球员,他们考虑精神层面的东西很少。大家都想拿冠军,但为什么要拿冠军?他们不知道。我们以前校队的队员,毕业到现在几十年了,见面还在聊足球、约比赛,这种激情就是足球的灵魂。而我们现在的小孩过了这个年纪,你觉得他还会再踢球吗?不一定。”

        在一座座冠军奖杯面前,这名校长有自己的忧虑。“足球是有魂的,你到底为什么踢球?这也是我们正在逐步探索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回归人本位,让队员们回归学生属性。毕竟他们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球员。他在这个年龄段应该做什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化课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需要教会他们懂得的。”

        阮为常听到球队的队员说一句话,“这辈子我就踢球了!”他觉得这句话不对,非常错。“这辈子你应该首先要做一个完善的人,足球是你生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