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学校体育价值,李玲蔚:盼形成退役运动员进校执教机制

吴家萱 2020-10-23 19:55

       (本报记者 袁征)“我不喜欢对退役运动员使用‘安置’一词,要提高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让更多地退役运动员进校当体育教师,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地位。”在10月23下午举行东钱湖教育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组委副主席、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发出了这番感慨。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对运动员职业前途和学校体育水平提升都大有裨益的好事。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是典型的金字塔尖结构,最终夺得竞赛冠军的运动员,都是经历层层选拔的运动精英。与处在金字塔尖的冠军相对应的,是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批退役运动员,他们或者因伤病,或者因竞技成绩落选,或因年龄原因,不得不离开国家或者省、市各级运动队,进而也产生了退役运动员“安置”话题。例如,在地铁卖艺的体操选手张尚达,就曾掀起不小的舆论波澜。

       作为世界冠军,李玲蔚对运动员运动身涯之后的前途有着切身感受,自己也有过危机感。她曾在一场比赛后与丹麦对手交流,意外的发现对方居然是一名牙医。对手即便不打球,依然有一份牙医职业,自己如果不打球,还能做什么?

       近年来,全国“两会”收到一些关于体育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提案,但其中“安置”一词始终让李玲蔚如骨鲠在喉。“很多运动员退役的时候,其实也是他们运动生涯和人生最为辉煌之际。比方说体操运动员,由于项目本身特点,十七八岁就退役了,这个年龄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离开运动队依然大有可为。” 

       近期,当看到国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李玲蔚觉得这对退役运动员是一个好消息,或许能形成退役运动员与学校“体教融合”的一种机制。“即便离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的竞技水准依然很高,可以填补学校体育项目专业方面的空缺,让退役运动员持续发挥其运动优势并向学生们传达体育精神。”

       李玲蔚也坦言,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对教师入职门槛越来越高,而从小就在运动队里苦练项目的运动员,学历上毫无竞争力。李玲蔚觉得,这需要教育进一步打开大门,例如,如果某退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非常高,学校能不能适当降一下门槛,采取先短期上岗培训,边执教边补学历的做法,把好的运动员先用起来。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嘲笑一个人数学不好,就说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可大家想过没有,体育老师教数学或许有难度,但数学老师教体育难度一定更大。”李玲蔚说,只有把体育真正当做学校教育重要的一环来对待,学校体育和体育老师的地位才会彻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