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尚阳学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家长学校开课

朱慧 2019-04-24 13:25

        4月15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迎来嘉宾——来自以色列的立乐教育科技公司CEO阿米先生,为400多名家长学校及中学部学生代表,分享“创新教育”的秘密。

1、区别创新与解决问题

        创新是先发制人,在任何事情发生之前,要引领。解决问题是后发制人。用越少的资源,做越多的事情,是创新很重要的内容。举例来说,以色列都是沙漠,没有水,很难种植。但是,有一天以色列南部农民,发现了一棵绿树,长得非常好。他就发现有个很小的管子,一滴水、一滴水渗透到了这棵树的根部。于是,滴管技术就这么发明了。因为这个技术的发明,改变了全世界的灌溉技术,以色列也变成了欧洲菜篮子。不但养活了自己的人,还出口。在以色列,创新发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创新来源于生活

        阿米说,创新并不枯燥,比如说,我们会问学生,每天早餐吃啥?他说,粥。我们问他,有没有可能未来30天每天早餐都不一样?如果要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可以从小小的做早餐开始。每天都可以从小事情中,去寻找一些创新的东西。

3、早期教育的激情

        阿米强调自学的作用,鼓励孩子自己探索,落实无所事事式的创新。他的三个孩子,没有一次陪他们做作业。因为一个孩子无助的时候,他就会想办法去求救。一直帮助他们,就会让孩子自我学习能力越来越弱。要让孩子无聊,一天要有一个小时,或是半个小时,让他发呆或者无事做。孩子是一定会是想出来办法自娱自乐的,这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在谷歌,有“天才一小时”,这一小时,要让员工做和工作无关的事情。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4、Balagan意识

        追求混沌中的创新,鼓励孩子保持初心,固化中寻找弹性可能。他建议不要把孩子弄得太整洁了,例如孩子们刚刚学吃饭的时候,就是在用手在感知世界。他们就是在探索世界。抹得满脸都是饭,没有关系。因为混乱,孩子就要有很强大的信息检索和辨识能力,家长的很多焦虑都是因为总是看着未来,通过逻辑来分析孩子应该做什么。我们要把这些焦虑放在一边,只要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不受到影响,允许一点点的无序,是好事。

5、Languages语言

        以色列的孩子,一般会四国语言,其中的第四种语言是“编程”,学习人工智能的语言。现在,孩子们在学校学的东西,很大可能进入社会完全没用。我们父母这一辈子,从事的职业也就是一到两个,可是在我们孩子的这一辈,他可以同时做很多行业。我们要培养的孩子,是要快速应对未来的变化的孩子。以后,我们要思考的是,除了知识和技能,还能学到什么。在人工智能时代,怎样才能更有竞争力。

6Chutzpah:无所畏惧的胆识

        积极看待离经叛道,学会随时提问,用不同寻常之道去找到意义。如果一定要说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就是这个“Chutzpah”。这个的意思是离经叛道,要面对和接受挑战。在以色列,无论是家里和学校,都会鼓励不同的观点。为什么我们缺少创新意识,是和我们在座各位有关系的。对于家长和领导,想要做到“Chutzpah”很难。但是这件事,只有处于权威位置的人,才能来做到的。挑战权威可能会失败,但是失败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把面对失败看成是学习的经验,就真的是达到了“Chutzpah”。

7、好奇之心永驻

        以色列能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登录月球的国家,这份成功,源于三个以色列18岁青年的异想天开。他们享受冒险的乐趣,也乐观面对失败,愿意不断尝试,挑战太空。行动,而不只是思考。希望同学们的好奇之心,永驻。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创新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上外尚阳学校将充分吸收本次讲座精神,持续推进对创新教育的探索,进一步通过家校共育,协力育人,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迎接知识、信息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