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记者作品选登 | 赵中凯:三道罗生门

张宁 2020-11-22 13:00

       2020年11月21日,接受培训的小记者们聆听了现《解放日报》摄影记者——赖鑫琳老师对他前赴武汉45天所见所闻的讲座。

 生命微光 ——我在风暴中心

       赖老师就“生命微光”主题进行了他对6个月前自己亲临武汉的经历的看法。“生命微光就是指我在前赴武汉时身边无数医护人员给疫情阴霾下的武汉人民的一丝慰藉与希望。”赖老师这样解释了“生命微光”这个主题。接着,他向小记者们展示了几张照片他们有的比“我”年轻,有的从没穿过防护服,第一次进病区,透过护目镜,我看到很多东西,有坚毅,也有恐惧。这是赖老师视角下的医护人员,我们眼下的又何仿不是呢?“那是江文洋医生执的最后一个夜班,他瘫坐在方舱的床上,不仅是几个月以来的不辞辛劳,更是一种解脱,是战胜回归的欣喜和乐观。”

       可能没有穿过防护服的缘故,从抗疫中暂时胜利的人们不知道医疗人员的辛苦:“凭什么他们拿着高工资却没做什么?”这句话中无不流露出了这些人对医护人员的的不了解。

       有人问我的语文老师(当时他在金山给新冠病患家属做心理辅导)那人表现出非常的不解:“为什么中国的口罩不够用呢?”老师叹了口气说,“有1,500,000,000人,中国每人每天平均使用两个口罩,一个月就要900,000吨的口罩,会有国家没事儿“囤”着几万吨口罩吗?我们应该庆幸现在有口罩用。”

三道门

       “病区和我住的地方之间只隔了三道门!”这是李文亮医生的处境,也是现在全球人民的处境。赖老师也过了45天这样的生活,他是一名摄影记者,当他在防护服里实在呆不下去时,他可以脱下防护服,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一件件脱下了防护服,但当他看到身边的年轻人,一群20岁刚出头的人还在抛头颅,撒热血,他又有什么理由脱下防护服呢。于是他又投入摄影中。                          

       当他提到是什么驱使他来到武汉,并坚持下来的时候,他说:“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一定要有使命和担当,逆风而上,以笔尖记录事实,把握住机会,无遗憾,其实在来之前我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了,但来之后心情还是特别忐忑的。我去过汶川地震,但疫情是看不见的,你无法知道街上一个人朝你走来会不会是病毒携带者。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10年后,70年后,甚至百年以后,我所记下的这些东西,就会成为一种历史的见证。”

       愿山河无恙,盼世人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