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桃浦中学第四届科研年会举行

袁孙 2021-02-03 13:00

       (通讯员 韩莹莹)2021年1月21日,上海市桃浦中学举行第四届科研年会。活动邀请普陀区教育学院院长杨杰,科研室主任马骏,高中学段科研教研员吴华清,学校特聘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郭景杨和英语特级教师应晓球参与本次活动。

       本届科研年会由学校副校长蒋春生主持,他带领大家回顾了前三届年会的主题:第一届的主题是“行动·分享·发展”——从课堂教学中抬起头来,在行动中思考,在分享中发展。第二届的主题是“相约教科研,幸福成长路”——从科研机制完善、特色课程开发、校本课题研修等方面充实而快乐地行走着。第三届的主题是“做实科研·凝练精彩”——聚焦中高考改革,开展基于桃浦特点的有效教学研修。今年是第四届,主题为“迎教育变革•赴科研之约”。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桃浦中学在疫情中迎接新学期,在“双新”改革中步入新学年,并且迎来了中考评价改革下的第一届毕业生。面对教育之变革,学校以科研为引领,全员参与校本研修,对标教育改革,立足校情生情,在课堂实践中提炼经验,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第一篇章 “教育战疫•精彩有我”

       一段VCR让大家跟随着教师顾栗豪、张菊红和王晶的讲述重新回顾了那段超长假期,“宅家上网课”的经历。顾栗豪以参与市空中课堂的录制经历出发,将空中课堂与传统课堂在教学设计上的不同娓娓道来,并指出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张菊红就线上学习过程监管的不便,情感交流不畅等问题给出妙招?与家长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学习规则,明确学习要求,建立小组机制,利用不断提问题法等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控力。张菊红深有感触的说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随时随地应付未知的状况。

       王晶主要探讨了在网络教学中如何和学生及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和辅导的工作。利用学校作业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对这种学习的效果给予精确的个性化的反馈,进行个性化的学法指导。

       让辅导不在千篇一律,而是真正适合每一位学生。王晶的介绍,充分体现了从知识辅导到心理疏导的个性化措施。她还根据教学内容开发实验演示、习题讲解、知识梳理等微课,发布在互动平台,供学生按需选择,随机学习。通过电话、晓黑板上的信息互动等方式疏导家长的情绪,学校与家庭化身为双翼,共同呵护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学校副校长李敏以育德无痕和润心无声两个方面回顾了学校的抗疫教育历程,加深对抗疫精神内涵的领会。“花开有时 梦源桃中”春季开学第一课,表达了以敬畏之心对待生命、以感恩之心回报祖国的决心。“生命 责任 家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坚定“敬畏生命、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深入思考个人生命与责任和家国的关系。“相聚云端致敬勇士 筑牢国家安全防线”主题升旗仪式,教育师生时刻绷紧“国家安全”这根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自觉从行动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2020年暑期学校首次推行了“全员导师制”,以制度为保障,进一步完善了家长、学校、年级、班级四级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扎实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家校联系的跟踪评估,努力形成工作闭环,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篇章 “聚焦改革•探索双新”

       高一年级的三位青年教师徐莹莹、胡艳和邢琛卿分别从语文、英语、数学三门学科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促发了自己的育人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变分享了心得体会。徐莹莹以“双新”背景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为例,和大家分享了关注生情、设计合适的阅读活动方案、任务驱动、分享展示的解决方案。必做题、选做题、撰写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辩论赛,在写、辩、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表达,为议论文的写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胡艳以学校选用的上外版英语新教材第一册Unit3 Moving Forward为例,分享了如何兼顾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大单元教学方式,采用任务型活动,小组合作形式和checklist清单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输出能力。邢琛卿在新旧教材的变化上入手,以反证法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为例,阐述了数学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结构和顺序的调整上教师的应对方法:要基于学生的学为中心开展教学,尽量创设问题情景,努力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去组织开展教学;要善于运用素材同时兼顾学科本身的知识发生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用“新”教法、“新”思想不断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新。

       学校校长夏青就双新背景下如何探索适合桃浦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为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跟上改革步伐,直面挑战,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体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设计要尊重学生实际,需要夯实基础;尊重学生的差异,提供学生不同选择。转变教的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搭建思维支架。转变学的方式,以核心问题、子问题形成的问题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发“线上线下”校本资源库,以适度的评价,引导适合的教育。

第三篇章 “项目助推·未来可期”

       学校副校长黄雅玲以新中考改革背景下的“跨学科案例分析”的思考给大家深刻解读了如何让今天的学习为未来积聚能量。深度化的跨学科、跨学段集体备课实现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已有教学方式方法的融合。项目化的跨学科主题研修,形成了课程整合的观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专业化的跨学科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中,学会运用多学科知学科视角理解世界、解决问题,有利于实现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第四篇章 “专家引领·聚力前行”

       马骏以学校抓住的重点、热点问题的探讨展开,从未来教师和未来的课堂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促进以及落实学生减负的方面怎样做、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以及教法和教研方式的研究给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教师需要打破拼生源比考分的这样一个惰性固化的思维方式,将小初衔接、初高衔接、教育的增值,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做实,做好,让教师体会到研究的幸福成长。

       杨杰以拉家常式的方式从提高政治站位、双新背景下的课程发展、学校与学生的发展等方面肯定了这次科研年会的价值和意义。他建议教师利用好空中课堂的资源,看看人家20分钟聚焦的是什么内容,我现在有40分钟怎么更好将教学的要求落实,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基于教师的队伍情况,基于自己身边的情况来进行个性的研究,努力用自己的实践智慧去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兴趣,教学生学习方法这些以后都要花时间去继续的实践和探索。

       让我们怀揣着憧憬,充满斗志,做教育路上的追梦人,迎接“十四五”,迎接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