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点燃激情 梦想照亮未来——2020上海市最佳阳光体育奖项花落各家,中小学体育名师讲坛精彩纷呈(三)

吴家萱 2021-02-02 12:35

       (晨报记者  袁征)1月15日,2020上海市最佳阳光体育活力校园主题仪式暨中小学体育名师系列讲坛启动仪式在上海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市体育局、团市委指导,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

       2020年,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上海校园体育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上海基层学校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持续推进“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体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一大批“阳光体育”师生。

       据介绍,围绕新时代本市学校体育工作重点,活力校园系列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升级优化,分为奖项评选、名师讲坛和主题仪式三大板块。经过多轮评选,最终选出了年度最佳体育贡献校长奖、最佳活力园丁奖、最佳阳光体育达人奖、最佳体育社团奖以及最佳体育精神奖等5大奖项的获奖人。

       中小学体育名师讲坛是今年活动新增的亮点板块,来自浦东新区建平中学、奉贤区新寺学校、普陀区洵阳路小学、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等各学段共9所中小学的校长和学校体育教学骨干,围绕“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时代学校体育场地保障”“新时代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三大讲题展开讲演。

       据悉,下一步上海将努力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和国际水平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体系,努力形成示范性的学生体育素养发展、评价和保障体系,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有序衔接,体教融合工作机制更加完善,配齐配足建好师资队伍,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场地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训练、竞赛一体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更加健全,高质量、多样化、现代化的体育教育得到普及,育人成效显著增强。

 讲坛集萃·新时代体育条件保障 

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小操场,大体育

       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有一块面积为1376平方米的人工草足球场、一个259.4平方米的透气型跑道、一块176平方米的人工草加厚活动区。但是相对于将近700位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活动场地依然捉襟见肘。

       为了让学生们充分活动,学校把操场划分为拥有固定体育项目的五个区域:一号区域专门用来跳高和足球;二号区域用来练习棒球和跳高;三号区域为跑道,项目为跑步和跳远;四号区域为小操场,学生可以练习攀岩和投掷;五号区域为沥青区,项目为跳绳、韵律、滚翻和武术。体育教师则根据场地区域的划分来调整教学内容,各班级每天轮换一次活动区域,以此来保证每位学生每周都能在各个区域练习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来尝试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

       目前,学校共有6位专职体育教师,保证一至五年级全覆盖开展“4+2”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们的专业各不相同:健美操、足球、田径、棒球、篮球和击剑,满足了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也让“菜单式”体育课变为可能。

上海市光明中学:小场地上的大文章

       占地只有9.6亩的上海市光明中学,应该是上海面积最小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了。既然前后左右施展不开,学校便采用了“掘地三尺”的方式:深挖学生需求、深挖教师潜力、深挖体育空间和深挖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开展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课程专项化改革后,作为只有四个室外篮球场的学校,篮球教师一下“溢出”。经过综合研究,学校选择了学生们比较喜爱的室内项目空手道作为专项,让有空手道练习经验,拥有段位和证书的篮球教师来授课。不仅如此,学校还资助教师去日本学习空手道教学,让光明学子逐渐养成练习空手道的长期运动习惯。

       学校通过引进相关专业的体育教师、外聘教师和跨界教学(数学教师教乒乓)等途径,积极为体育教师提供专项项目的进修培训,使他们朝着“一专多能”的专业型体育教师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学校有13名在职体育教师,平均年龄33岁,均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其中篮球专项教师4名,健美操专项教师4名,乒乓球专项教师2名,武术、空手道和跆拳道专项教师各1名。通过师资培训,体育教研组内学习和研究氛围非常浓厚,在此推动下,教师们积极参与区、市级比赛,开展科学研究,获得了诸多奖项。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不受任何自然条件影响,保障每位学生快乐体锻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地处市中心,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校长张人利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教育质量为社会普遍认同、上海市民热捧的学校。2020年9月,占地22亩的江宁新校区落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地处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去保障体育教学和学生体锻的场地设施,做到“不受任何自然条件影响,保障每位学生快乐体锻”,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新校区将全部面积的近一半留给了室外操场,建成了一条250米的环形跑道,还采用了交叠的空间设计,将教学主楼的一层进行挑空,为环形跑道的东侧留出场地。脚下是跑道,头顶是教学楼。遇上下雨天,教学楼下方的跑道部分至少可容纳两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拥有一条100米的直跑道,操场旁的教学楼附楼斜着造,给直跑道让出了位置。

       室内体育场地同样是“挖空心思”。在新校区的地下藏着大小两个9米高的室内篮球馆、三个标准的室内篮球场,可用于体育课教学、大课间、课外活动等。在新校区的负二层,还建有一个面积为700平方米的智能交互式体育馆。新校区的一个长廊也被改造成了乒乓球馆,放置10张乒乓球桌,真正实现了体育锻炼无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