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第三届未来媒体人创意实践活动终评正式举行,210名从前期评选中脱颖而出的小初高学生现场答辩,角逐本次活动的一等奖。本届活动共吸引来自长三角地区272所小学,258所初中,68所高中,18所中职,共计616所学校,超过3万名学生报名参加。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以及新闻晨报联合主办,新闻晨报教育发展中心和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承办。活动旨在鼓励学生走近社会,用发现的眼睛观察身边,用新媒体的语言表达思想,通过实践培育媒介素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近视防控,从点滴做起】
自编护眼RAP,调查公交“低头族”
来自普陀区金沙江路小学四年级的樊星妤,挎着心爱的尤克里里,边弹边唱了一首自编的《护眼rap歌》:“眼保健操要做好,按照节奏不偷懒;电视不要看太长,不然就要近视眼;多吃水果和蔬菜,千万不能挑食呀……”
当她拿到这次参赛主题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护眼的主题。原来,去年疫情结束返校时,她和同学们都大吃一惊——班上将近一半的学生戴上了小眼镜。她观察后发现,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同学们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喜欢唱歌表演的樊星妤萌生了自编一首歌的念头。最先想到的是上网查现成的资料,可她发现,网上的知识并不适合她和同学们真正的需要,她索性抛开网络,静下心来,联系自己和同学们平时的生活学习实际,梳理简单易记的近视防控小知识,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编写出了这首《护眼rap歌》。
“手机低头族”是个常见群体,如果在动荡的车厢里盯着手机看,会不会对视力有影响?
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的高中生陈思帆已有300多度的近视,希望能够通过近视宣传,帮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她选择了“公共交通用眼习惯” 作为调查角度,到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上调查乘客的阅读用眼习惯。在调查中,她也感受到,很多人并非她原先设想的刷视频玩游戏,而是出于学习和工作的必要,会在车上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所以她在拍摄调查的过程中也改变了想法,希望根据乘客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合理的护眼建议。
【聚焦国货,弘扬品牌魅力】
摆摊卖中医文创、到田子坊调研“大白兔”
这几年,“国潮”成为许多网友耳熟能详的热词。在这次未来媒体人活动中,就有不少学生以“聚焦国货”为主题,用镜头拍摄了他们眼中的国潮。
静教院附中的高境远从去年的端午活动中得到启发,对中医的文创产品产生了兴趣,萌发了尝试推广的念头。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爸爸妈妈帮他进了一批货,他和小伙伴一起进行了五次摆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同学加入,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推广老字号的文创产品。
新场中学的闵欣怡从小就喝光明牛奶长大,全家都对光明品牌有着很深的感情,这次特意进行了光明“老派国货创新”的调查,实地走访光明食品厂,调查光明目前的创新做法,比如便利店、甜品烘焙、西餐厅等,还进行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调查,听他们说说对光明食品的感受和建议。
除了光明,大白兔奶糖也是学生们熟悉的“国货之光”。华政附中的方成一就和同学一起,到田子坊进行了实地调研,用镜头见证“大白兔” 专卖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层出不穷的产品。
“大白兔奶糖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小时候熟悉的口味了,它现在有多个品种,甚至还推出了日用品,商品线非常多元化。”
【价值虽小,变废为宝】
“沪语垃圾分类歌”、旧教材回收……
为了保护地球,孩子们脑洞大开!
每个学期结束,旧课本总会成为家里难处理的“鸡肋”,弃之可惜,留之占地。青云中学的王睿晨注意到了这一点。由于每学期末都会有大量旧书会被当作废纸扔掉,他觉得非常可惜,恰好身边有在国外读书的亲戚,聊天时说起国外的课本有每个学科循环回收的做法,于是,王睿晨灵机一动,觉得这是拍摄视频的好素材。他通过采访在国外的亲戚,获取关于国外书本回收的模式和方法,“国外是学期结束后,由老师收取管理,再传到下一届学生,或者部分采用电子书,节约纸张”。
不仅如此,王睿晨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身边的同学们都有着或多或少不再需要的旧书旧教材,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循环利用,他希望学校可以将旧教辅教材统一捐赠给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也可以仿照国外的做法,利用学校图书馆登记和回收教材教辅实行借阅。
而小学生郭可彦则在评选现场即兴来了一段沪剧,她已经是虹梅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早在2019年,她就和外婆一起,创作了“沪语垃圾分类歌”,把四个垃圾都分段介绍,引导老年人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废弃口罩进行了分类研究。为了这次作品,郭可彦还和妈妈一起查阅了大量资料,录制了一场主播秀。
【国情民事,事事关心】
公民同招访谈、动物保护调查……
“中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只听从父母的建议”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小学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也关心国情民事。在这次活动中,不少孩子的作品也让评委印象深刻。
新杨中学的范耘易是一个喜爱动物的小女孩,家里养了狗、猫、鱼、乌龟、仓鼠等小动物。她在观看动物表演时,看到百兽之王老虎被饲养员鞭子抽打,觉得很难过,她希望能借参与未来媒体人活动的机会,了解青少年们对于动物表演的看法。在完成调查后,她还在网上看到到南京红山动物园的认养模式,还有一些仿生动物的研发,也将此列为保护动物的方法建议。“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采访马戏团艺人,把动物保护的调查进一步完善”范耘易表示。而文来中学的谷昊则关注到了“公民同招”政策。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联系上了闵行区的一所民办小学、一所公办小学,对两所学校2018-2020年小升初去向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收集了学生和家长的疑惑,并在视频中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比如有些学生反映在择校时,对学校的了解不足,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开放介绍,而不局限于校园开放日当天;此外,他也建议学生们不是只听从父母的建议,自己也要有独立的想法,能主动参与择校的思考,为自己负责。
【评委观点】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春燕看了学生们的作品,很是感慨。“儿童的视角和成人不一样,公益广告往往是从成人视角策划,儿童视角虽然稚嫩,却更能引起同伴的共鸣,而且这些作品的内容往往都是从他们日常生活学习实际提炼而来,更便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罗春燕建议,身心健康是首要元素,不能为了学业而牺牲健康,但如何更好地安排,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比如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排个序,按重要性合理安排。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处李妙恬表示,中小学生能关注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中小学生处在学龄阶段,对循环利用、低碳环保等知识就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比较高;而且学龄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比较容易培养起垃圾分类的环保好习惯。
中国品牌日项目部经理郑怡表示,学生们对国货品牌的关注,让她很是惊喜。从手机消费到重型装备码头机电等,从食品文具到传统中医药……孩子们对国货调查的覆盖面很广,而且在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时,逻辑思路也非常完整。学生们的思路虽然尚显稚嫩,但可以从未来消费者的角度,给企业品牌方一些启发。
威雅学校市场副总裁、资深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徐瑾感慨,这次的优秀作品,几乎都具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选择的素材是孩子们身边的事,非常熟悉;第二,孩子本身对这个话题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素材收集、访谈调查等过程中也具有强烈的内驱力,最终呈现的作品内容饱满扎实。徐瑾表示,要做好社会实践考察报告,不需要硬性追求所谓的高大上,而要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扎扎实实地深入调查分析,做出深度。
经过初审和终评两轮评审,第三届未来媒体人创意实践活动根据三个公开主题(初中增加一个开放主题),评选出优秀作品奖1100人,其中一等奖60人,二等奖140人,三等奖900人。同时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奖。(关于获奖名单更多信息可通过晨才学院GMS微信公众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