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建小学:培育足球素养,建设校园足球文化

朱慧 2021-12-19 08:00

       (通讯员 张利 杨波)2020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再一次强调了体育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的重要作用。联建小学积极响应政策,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培养途径,2020年11月,《“一条龙”体系下提升小学生足球素养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为普陀区艺体专项课题。课题以校园足球为教育新载体,研究足球育人价值,期望通过校园足球活动,激发学生足球兴趣,锻炼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为区域输送足球后备人才。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有条不紊地推进研究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成果。

       2021年12月14日下午,课题的中期论证会顺利召开。普陀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平、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董众鸣、普陀区足球学校校长张翔、全国模范教师段建国、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马骏、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体卫艺专项科研员滕颖磊出席会议。参加论证会的还有联建小学校长冯雪、新杨中学校长杨能浩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由学校副校长黄震坚主持。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由冯雪进行中期汇报,她从课题简介、研究情况、阶段成果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期间课题组成员王敏老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足球素养知识题库的编制情况。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立足课堂教学,举办足球活动,充分发挥校园足球育人功能,从理论学习、调查研究、题库建设、课堂实践四个方面稳步推进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联建小学对口的新杨中学校长杨能浩从小初衔接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一条龙”专项课题的态度与想法,他认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不经历个5、6年是发展不起来的,但不管是从两个学校的衔接合作还是就新杨中学实际来说,体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他还提出体育要与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相融合,做好体教结合,真正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图4】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由专家团队进行评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现阶段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的研究内容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给予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并对课题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和实施路径提出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董众鸣教授从中期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这一角度做了专业的点评。他建议概念界定中的“足球素养”可作进一步的聚焦,可聚焦于足球运动特有的、所能够解决的学生某一素养或某些片段,且要交代清楚学生此前已具备的素养水平是如何形成的,以此来体现足球的价值与功能。

       段建国肯定了课题的整个架构,提炼了足球素养培养的价值的三个方面:一是身心健康,包含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的习得;二是审美意识的发展,包括人体美、动作美等;三是民族精神的培养,包括历史文化、民族自豪感等。最后,他指出评价体系量表的设计需要进一步强化,突出数据,体现课题研究对学生足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效。

       张翔也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足球课题的认识,他认为足球运动能缓解学生的部分学业压力,能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能强健学生的体魄,通过在校园中的普及推广足球活动,包括举办形式多样的足球嘉年华等,来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逐渐热爱足球。同时,他还指出,我们应当抓好足球课堂实践的细节和实效,做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马骏十分认可课题当前的研究进展,他认为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内容清晰,后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着研究目标,按既定的研究计划稳步推进研究进程,把握好艺体专项课题的定位,做好、做实课题,以此来更好地支撑主课题的研究。

       縢颖磊老师从课题管理角度进行了评价,她强调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记录,以真实反映课题研究的轨迹,不仅有利于研究者进一步的反思和提升,也为同类研究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和经验。

       普陀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平发表讲话。首先,她向高校学院的教授所做的专业引领表达感谢,勉励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时常自问自答,使我们在实际的行动研究中思路更清晰。其次,她认为课题研究中要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还需要从课程内容上进行再梳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具体罗列,构筑“赛训一体”“学训一体”等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的一条龙问题。

       专家、领导精彩的现场点评,让课题组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课题组也会不断内化专家意见,正确把握研究方向,及时调整研究策略,立足课堂教学,丰富活动内容,稳步推进课题研究。相信一路有专家的引领,一路有志同道合者的同行,我们的课题一定能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按时结题,收获满满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