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育人行动的力量,问题化学习小数数学省际联盟峰会举行

张宁 2021-12-31 17:08

       如何踏上理想之路,让想得到的教育成为看得见的风景?12月29日,由上海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金红卫培训基地和问题化学习小数数学省际联盟联合举办的峰会在线上举行。来自长沙、佛山等地的六所学校围绕学校不同角色与专业目标展开,聚焦学校行为体系的实践样本,关注真问题,聚焦大课题,分享了学科团队的教研故事、升级“双减”背景下学校的研修升级之道、普通学校的成长密码等,旨在让每一个教育人找到赋能行动的力量,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正发生。

红星小学:实现从经验到专业的华丽蜕变

       三位教师,三个故事,讲述了一年来红星小学数学团队从改课到课改,从迷惑走向清晰的教学研究的真实教研故事,叙述中蕴藏着红星人对问题化学习的热爱之情。

       今年3月初,该校教师曹伉尝试开设了一节问题化学习开放课——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一开始,问题重重,但是后来通过团队六次磨课及课堂展示,她逐渐学会给足学生时间,倾听学生、从生成中捕捉和提炼,学会打思想乒乓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正是这堂课,吸引了小学数学问题化学习领衔人顾峻崎的关注。在他的邀请下,今年4月,曹伉在来自全国各地的问题化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团队联盟校和基地校数学教师围观下,开出了主题为“一课六轮——《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新升级之路”云上教研活动,并获得了大家的鼓励和肯定。

       云教研活动后,在“大空间问题带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想法下,《小数的大小比较》课程很快有了升级版——《造·小数》。承担这个任务的是教师白梨,然而,她很快遇到了难题——该如何招架学生天马行空们的想法?如何及时给出适当的回应和的引导?通过反复进行的团队研讨,大家很快找到突破的策略,即团队成员角色扮演。有时扮演教师,有时扮演学生,甚至还会扮演合作小组的组长。于是,各个层次的孩子会有什么思考?遇上什么问题?如何有效突破?这些无限多的、预设的可能和路径都被以微格研修的方式不断演练,以确保白梨在课堂上能恰如其分应对生成的学生真实问题。这次的教研成果也在暑期研修论坛上进行了分享。

       今年9月起,彭诚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一课开始打磨课例。在顾峻崎的把脉下,他们针对情境创设进行反复研讨,完成了课例设计。“要不要尝试一些新内容?”在顾峻崎对于课堂的热爱与专业的深深感染下,红星小学的团队跟着他开始进行课堂循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优化策略,研究点如何确定?测量工具怎样开发?如何收集到有效数据?拿到数据如何分析诊断课堂?数学组边实践边调整优化观测指标,边记录对比观分析测数据,边改进学与教策略。红星小学数学团队的教师们坦言,课堂循证是今年教研中最有价值的突破。历时3个月的循证研究,数学团队在顾峻崎带领下,无中生有,爬坡迈坎,将教研由感性认知引入理性分析,由此真正迈入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场域,课改由实践向理论,由经验向专业华丽转型。

育新小学:在阵痛中突破 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长沙市雨花区育新小学副校长桂阳玲分享了学校伴随着“阵痛”的一次次课改升级之路。

       2019年,学校展示了加入问题化学习联盟校的敲门课。其中,蔡四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围绕一个有趣的视频——《披萨》,引导学生主动设问——基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这一个核心问题开展探究,本以为会让大家赞誉有加的课却没有得到专家的肯定。当时,专家点评道,育新的课堂要加强对学生问题的捕捉和反馈,基于学生的问题来设计课堂,将课堂还原给学生。

       于是,在经历课改的第一次阵痛中,学校意识到面对新的理念不能墨守陈规,先要去理解吸收问题化学习理念,才能改变教学行为。时隔一年,在“问题化学习”开放日,学校再次呈现了这节数学课,同一个课题,同一位教师。

       这一次,团队反复磨课,从“商家调换披萨”的视频出发引导学生提出疑问。“12吋的披萨换成8吋和4吋的合适吗?真的优惠吗?为什么?”直接将问题系统和建构教学目标一体建构上。孩子们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三个圆的面积计算,在课堂上主动地提问,适时地追问,俨然是一个个小小的“问题化学习者”。听完课后,联盟专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学生的话语系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人公意识,感觉是自己的问题在推动一节课的学习。

       又是一轮“痛并快乐着”的升级,2021年5月的雨花区“生命教育·问题化学习”课堂开放日活动上,语文教师叶佳蓉在《一分钟》课例展示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其它小组提问的方式促进生生之间的提问与交流,以读促悟,收放自如。这一次,专家提出了问题化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阵痛背后是瞬间顿悟的喜悦,学校意识到,需要从传统的满足于“懂”与“会”的教学中摆脱出来,让班级全员挑战“不懂”与“不会”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学习所需要的。这一次,他们采用线上观摩名师的教学实录、线下组织校本教研的方法,扎实推进问题化学习。

       时至今日,桂阳玲深深记得顾峻崎老师语重心长的一段话——“光线是一个建筑最好的设计,课堂上孩子真实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设计。育新的课堂应该应当既重视学科内容(知识维度)的习得,又重视“思维能力”(认知过程维度)的训练。坚守自己的道,自然气象万千。道就是守住自己的心,守住自己的课堂,抓住教学目标,认真研读教材。道就是学习,认识教育,认识学习,认识孩子。”

里水小学:“双减“时代下的研训新升级之路

       “双减”政策落地,课后服务的新形式下,学校改进求什么?学校改进的切入点、路径和关键因素是什么?校长如何聚集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改进方案如何执行?这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水小学近期在思考的问题。

       只有现场调研,才能找准课堂变革发展方向。据校长黄仪礼介绍,学校让研训专家直接参与校本研训活动全过程,通过全方位、零距离的现场参与,对学校的课堂变革、学科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方式等进行调研指导,通过面对面交流、诊断改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课堂变革,让教师在校本研训活动中增智促能,提升专业素养。研训专家帮助教师梳理对课堂变革的困惑和问题,形成研训主题;聚焦主题选择合适的内容,策划研训过程;根据安排设计参与的活动,明确研训任务。学期过程中的调研,则重在走进研训现场观课论课,聚焦研训主题、内容、形式,发现、研究、解决校本研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三个“有效落实”和四个“课堂环节”等核心要素,推进学校课堂变革持续推进。

       课堂变革的成功源自学校教师的内生动力和原创实践。在顾峻崎等专家的指导下,学校从课堂变革的切入点、课堂流程架构、课型研究等方面提炼成果和特色。一是反思与提炼课堂变革切入点,显研训特色;二是探索与构建课堂教学流程,显研训特色。例如,“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学校引领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学科本质和课堂学习现状,积极探索学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通过流程的构建促进教学变革。顾峻崎指导数学团队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发生的场所,提出基于培养自主提问、主动思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范式”,结合实践课例探索出课堂实操的教学策略,形成了可推广的操作模式。同时,站位于数学学科思维、元认知策略与合作学习等方面,形成了基于学生“自我追问”的学习支持工具,构筑了学习“问题链”和基于“合作学习”的深入追问系统、元认知策略的启动系统,为学生提出学习问题、提升主动思维与元认知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黄仪礼还强调,在研训活动中,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教师对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在成果提炼中,引领教师梳理适合自己的、富有个性的特色激活了教师对课堂变革的真思考,并落实具体可操作,可评价的教学行为,以此形成更有层次和更具普遍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体系。

立心小学:以 “问题化学习”为法宝的研修之道

       在湖南省长沙市长塘里立心小学校长何章看来,“双减”政策的落实落地,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双减”背景下升级学校的研修之道必须在教师上下功夫。而“问题化学习”的研究与推进,恰恰与双减意见对教师的要求是珠联璧合的。

       学校认为,应建立以问题解决为轴心的“工作式”课堂,让学生能够像专家一样研究问题,反复经历各种真实问题解决的完整探索过程,在研究和实践中建构知识。这样的课堂从知识导向翻转为问题导向,在完成具体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嵌入知识原理学习,与学科发展前沿同步,再辅以校外实践教育,就能使“知行合一”成为常态。如今,“双减”推动下的课后教育重建正当其时,应该借鉴项目式教学经验,发展以问题解决为主体的整合式课后教育形态,打通课内和课后、校内和校外,实现整体优化、提质、增效,为孩子成长探寻一条“知行合一”的成长路径。

韶山南路学校: 让特色教育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学校介绍了通过“国际象棋”特色项目的实施与推进,为学校“立足校本,特色兴校”开辟的一条创新之路。

       “学校场地有限,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发展一门什么样的体育特色更适合学校和学生?”2010年,时任校长的刘高潮将目光锁定国际象棋,决定以体育特色引领学校发展。2013年,李长清校长提出了将国际象棋向全校师生推广的发展策略。2016年,学校教师编写了一套《国际象棋入门》校本教材,免费发放给每一位学生。每班每周一节国际象棋课,真正做到了“让棋进书包、进教室、进课堂。”2019年,蔡熔任校长,传承学校国际象棋特色的发展之路,决定将学校打造成国家级国际象棋培训基地。

       原本有自闭倾向的孩子在学习国际象棋后,成绩一次比一次好,2017年还荣获了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的冠军,他的妈妈说:“是国际象棋改变了他”。在学校看来,学习国际象棋不仅让每个学子都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更让学校成为了让孩子受益、老百姓满意的身边的好学校。

同声小学:同心同行 构建家校共育新生态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同声小学校长蒲婉云介绍了通过建立家长群体与学校教育者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家庭的育人潜能,丰富家校融合教育的内涵。

       首先变“家长”为“合作伙伴”,变“家长学校”为“家校合作研讨班”,变“家长会”为“家校联谊会”。其次是建立新市民家长家长联合会,让其参加和监督学校教育的进行,成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 第三是建立家长志愿服务队。学校组织建立的“同声小学志愿服务护畅队”改变了学校门前人流拥挤,车辆无序的现象,受到了全体家长及社会一致称赞。同声志愿服务队精神的感召下,里水镇各学校也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成为了里水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最后是建立新市民家长课堂资源库。让新市民父母参与学生新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一系列合理、生动的“家长课程”。

       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各地各校着力通过落实“双减”,进一步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强化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进一步厘清教育体系,切实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净化社会教育生态,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问题化学习更加关注学科知识的连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究,更加关注学校里每一个生命的质量,因此,我们相信,“双减”之下,问题化学习这一课题将迸发出更多的生命力,将有更多的精彩故事在校园里续写。(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