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金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金山区“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魅力的窗口,在了解戏曲文化、感受地方戏曲魅力之时,在潜移默化中也树立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挥汗集训 认真备赛
为备战今年的全国戏曲“小梅花”暨上海“小白玉兰”比赛,学校沪剧班参赛学员在吕贤丽、李建华两位沪剧名家的带领下,从七月开始,冒着酷暑开始暑期迎接比赛的集训。学校有条不紊地采取防疫措施,每次安排老师严格检查入校学生的核酸报告;家长们积极配合,在滚滚热浪下接送孩子;授课老师冒着高温在市区和学校来回奔波;助教老师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让每次排练顺利进行。
为了追回被疫情偷走的时光,老师和孩子们都铆足了劲,加紧排练,不厌其烦地将唱段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教给学生。孩子们汗流浃背,刻苦训练,努力将角色演好,都不喊一句累。
领导亲临 慰问鼓劲
为了本次比赛活动,金山区戏曲进校园负责老师史济镗老师和学校领导也一直关心着学校的排练工作,除了电话询问老师上课情况和排练进展,还亲自到学校检查线下开课工作,对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也表示了敬意和感谢。
在看完孩子们的沪剧表演《大雷雨》后,史济镗和学校领导对孩子们的表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新的希望:集体动作连贯性要再加强,要做到动作整齐划一、音准舒适好听,动作要更细腻连贯,要求师生在细节上继续锤炼。
多方关心 顺利录制
8月7日拍摄比赛视频。一大早,在肖兰副校长亲自带队和屠跃忠老师一起驱车带领参赛学生来到三附中,进行赛前准备。化妆、梳头、穿衣……沪剧院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惊喜万分。
下午,许金标老师和沈阳老师把此次比赛的“家当”大圆桌和凳子搬运到舞台,都忙着为小演员们做着上场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负责人沈丹萍来到后台,向前来参加录制的全体老师及小演员们表示慰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孩子们经过前期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已经从刚开始的胆怯腼腆渐渐变得轻松自如,加上扎实的唱功和熟练的台步,俨然成了一个个充满自信的小演员。第一次彩排,第二次拍摄一次过关,节目的录制非常顺利。
回看视频 心怀感恩
拿到编辑好的视频,细细观看和校对文稿,孩子们日常排练的一幕幕闪现在眼前,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从一周学不会几句上海话到现在拿腔拿调地演绎出《大雷雨》经典作品的神韵,这里凝聚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展现着孩子们对沪剧和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回眸那些不寻常的学艺过程,让人铭心刻骨,弥足珍贵。感谢长期以来金山区教育局对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青少年活动中心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感谢上海沪剧院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史济镗老师的关心和指导,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视,感谢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让这个暑假忙碌充实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