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佳音)季夏鹰始击,温风入庭除。为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适应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对教师队伍的新需求,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22年7月22日,“旭光研习社”暑期培训启动仪式上,黄悦校长对青年教师寄语“各自研,互分享,度过一个丰富有意义的假期!”,就此拉开了青年教师暑期培训的序幕。
读课标,了解学科要求: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研习社全体成员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观看课程,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学时,完成了专题培训。通过学习,青年教师对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新学期更深层次地开展新课标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展才艺,提高师德修养:7月份,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普陀区教职工欢乐艺术节,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抒写自己的教育情怀、歌颂教育风采,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阅书籍,展现人文素养:为了进一步激发真光小学教师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努力建造“书香校园”,青年教师利用暑期与名家对话,与经典同行。8月17日,教师们齐聚腾讯会议分享了自己暑期的阅读感悟。
听讲座,感悟职业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筑高入职门槛、夯实职初教师专业基础,帮助教师深入理解专业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合力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8月10日,学校青年教师聆听了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杰的微讲座《先站稳 后站高》和上海市特级校长、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花洁的微讲座《48小时更新你的“专业绿码”》,感悟到新时代对教师职业的新要求。
写文章,提升专业素养:为提升教师的育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以研促教,通过撰写论文与案例的方式,积极探索和总结提炼践行教育信息化和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青年教师了利用暑期开展深度思考,以学校视角撰写了德育创新案例;围绕“教育信息化”的主题,7月14日聆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敏和教授的讲座《教师怎样撰写教育信息化论文》后撰写教学论文。通过两篇文章的撰写,青年教师教科研一体化意识与教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逐光而行,成长一夏。真光小学2022年“旭光研习社”暑期培训虽然告一段落,但研习社全体青年教师研教、研学之路仍在脚下。大家将带着收获、带着反思扎根课堂,增加学科教学的深度,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