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莹莹)2022年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再次修订颁布、实施之年,更是实施“双减”、推进 “双减”、优化 “双减”的深化之年。“双减”背景下新课改将成为新趋势、新常态。为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把握学科教育特点,9月29日下午,初中部理化组全体老师开展“共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主题教学研究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黄雅玲副校长莅临指导。
学习借鉴勤探索
物理组的老师观看了空中课堂《密度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化学组的老师观看了空中课堂《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
交流心得同成长
组内教师就科学探究中体现的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科课改的教学观、实验操作的具体目标要求交流自己本次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物理组赵怡老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解读,详细分析新旧版本课标的差异,让老师们快速了解、熟悉新课标的变化,做到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
陈艳老师重点介绍了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的内涵和与之对应的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以及科学探究中的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王晶老师交流了课堂中以问题驱动教学,围绕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收集实验证据、采用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解释相关现象,合作交流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
化学组陆美华老师、安晓敏老师围绕核心素养,强调要形成化学观念,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经历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具备责任担当。
互动点评
黄校在点评中给予了活动充分肯定。她表示,两个组紧紧围绕实验课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空中课堂课例解读、学习理论提升和活动案例分享,令老师们教学启智、交流提高。
理化学科是初中高年级学科,教学时间短,学业质量要求高。2022版新课标与原课标相比,多了“学业质量”这一块内容,它是学业水平测试的依据,对于科学探究这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学习方式的要求:针对现象→物理问题→猜想与假设→控制变量法→方案→形成结论解释→科学探究报告,比以往的要求有明显的提高。希望教师们在研读新课标时,最好能结合旧课标,两个版本一起阅读,归纳总结其中的不同,倡导情境问题解决,实施主题单元教学,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此次学习活动,聚焦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全体理化教师将以新课标为统领,助力自身专业成长。理念决定教育的深度,学习拓展教育的广度,新课标结合时代特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踊跃探索,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