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希睿)为推动学校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改革创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模式,10月,以“‘问效’课堂夯基础 ‘双新’赋能行致远”为主题的联建小学2022学年教学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
在启动大会上,教导处章老师解读了质量月的活动方案。他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修订预示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当“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等一个个全新的概念从晦涩陌生逐渐走入教师的视野,如何在学习研读的基础上付诸实践成为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次教学质量月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丰富性、深刻性和生动性,以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为主渠道,以数字化转型为推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能,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模式,全面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活动内容可分为“学”“磨”“研”三个板块。
【学:学习新课标 学习新技术】
用新理念武装头脑,用新技术提效教学。质量月期间各教研组要将“双新”的学习作为学科教研活动的常规内容,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研读、精准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质和主要变化,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
具体要求:
1、学习新课标精神,加强解读和研讨;学习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实施指南,进一步落实学校ABCD组合作业设计;学习《问“道”课堂》《课堂变革悄然发生》《区优秀作业案例汇编》等教育书籍和资料;
2、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校本研修;
3、参与希沃数字化(新一代平板、云班牌等)技术培训;
4、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培训与学习。
【磨:问道课堂,向每一分钟要质量】
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意识,树立课堂底线思维,对课堂怀有敬畏之心,课前下足功夫,精心、用心、悉心备好每一堂课,不断追问如何使课堂35分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精心设计并组织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设计好活动支架,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化,让学生学得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中,有兴趣、有激情、有方法、有效果的学习。
具体要求:
1、教师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并完善教学活动设计,上好每一节家常课,教学设计要体现六要素:单元教材分析、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继续推进全覆盖推门听课,与任课教师一起寻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2、优化专家指导、师徒带教的研修方式,教师课前独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内努力落实每一个环节,课后和专家、师傅、伙伴一起精磨教学设计、改善课堂环节和方式、并再次付诸课堂实践后形成一定的反思和感悟,从而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的闭环研修;
3、语文、道法、探究学科部分教师参与第二届“青橙杯”教学评比暨普陀杯教学比赛(复赛),开展优课的校级展示活动;
4、开展第二届“我的八音盒”教师经典诵读大赛。通过对语文教材和相关拓展资源文本的解读、演绎、诵读等活动方式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师自身诵读能力和阅读指导力。
【研:聚焦“双新”,立足课堂,精磨深研】
教学质量月期间进一步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研修功能。每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始终要围绕“双新”和高质量作业设计体系的要求,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顽症开展深入研讨,要求每次活动做到五“有”:有学习内容、有主讲教师、有聚焦问题、有讨论过程、有活动成果。学校层面会择机开展跨学科、跨学段、跨校教研,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动态研习机制。
具体要求:
1、各备课组完善教研活动安排表,并严格落实;
2、结合学习内容开展主题论坛活动;
3、小初衔接跨校教研系列活动(数学);
4、语文、英语主题式课例研究。
期望通过本次质量月活动,进一步聚焦课堂、聚焦教研、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的开创,全面加快教师在专业上飞越蜕变的步伐,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乐享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