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轶雯 盛玲珏 庄蕾)为学习教学新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学校组织365青年社团的教师开展设计思维培训活动,培训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团队的专业讲师主讲。
3月18日,365青年社团教师开始了第一天的培训之旅,课程题为《设计思维——STEM教育不可或缺的使能方法论》,由宋雪莲主讲。
整个培训以体验式模式进行。上午,宋雪莲从“使能及使能方法论”“设计思维概述”“同理心地图”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什么是同理心地图,并带领青年教师一起绘制同理心地图。教师们在交流、讨论和实操中了解了同理心地图对“如何发现问题”的效用。
下午,宋雪莲又对“KANO模型”和“快速原型”作了详细讲解。教师们以团队的形式,围绕设计“新型课桌”,运用设计的方法以及设计思维的一般步骤,进行完整设计。
培训通过科学的概括性的条线任务展开“新型课桌”的设计,很好地激发设计思维能力,老师们都感觉意犹未尽。
4月1日,社团的青年老师们参加了第二次培训,由吴昭主讲。
本次培训以“关注生活,自主发现问题”为主线任务展开。上午的培训吴昭重点介绍了“情境故事法”和“九宫格法”两种支持设计思维的方法工具。在“情境故事法”的学习中,青年教师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定观察的情景主题,并对相关的场景进行拍照、描述,并依次进行小组展示交流。
老师们又学习利用“九宫格法”寻找解决方案的创新点,有的小组老师对教室黑板进行了改造设想,有的小组老师对校园车位问题设计了改造方案,有的小祖老师对学校操场设施进行改进。
下午的培训中,吴昭对“用户画像”和“物理模型”两种方法工具进行了讲解。在热身环节——棉花糖挑战游戏中,老师们发散思维,用意面、胶带、绳子等材料搭建高塔结构,在热烈讨论和小组合作中,一座座“高塔”跃然桌上。
接下来老师们又开始“物理模型”的实战演练,将前期构思的产品用模型呈现出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用橡皮泥、小木片、吸管等材料将先前的创新想法制作出来,并进行了交流展示。
两天的培训圆满结束,最后教导处顾春美和德育处庄蕾为老师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活动,青年教师们不仅学到了一些设计思维的工具和方法,更加深了对设计思维的理解。相信老师们能学以致用,将设计思维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或基于学科或跨学科的创造性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