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堰小学:巧融合,创课程,促发展

朱慧 2023-05-15 12:12

       (通讯员 庄蕾 沈醉荷池)绿意盎然的五月,鲜花绽放的五月,在这“醉”美的季节里,为了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金山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教学研讨活动暨第八届“明天的导师”工程特教学科导师陆红芳项目展示活动如约而至。

       5月10日下午,张堰小学开展主题为“巧融合 创课程 促发展”金山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教学研讨活动暨第八届“明天的导师”工程特教学科导师陆红芳项目展示活动。全区拥有资源教室学校的特教教师、区第八届“明天的导师”工程特教学科组成员、我校365青年社团教师等共计5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金山区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高珊主持,上海市特级教师、金山区特教指导中心副主任、滨海学校校长陆爱燕,金山区教育学院师训部周琴芳,张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施慧丽全程参与活动。

       老师们一起观摩了两节个训课,青年教师黄亚萍执教《彩色蛋壳贴画——蝴蝶》、黄志刚执教《奇妙的蛋壳》。

       两位青年教师都能充分了解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蛋壳贴画的色彩丰富有趣,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也提升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奇妙的蛋壳神奇有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操作,规范完成探究任务,了解了蛋壳的奇妙之处。两位教师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明天的导师”工程特教学科导师陆红芳为大家作了主题为“明学生需求 设个性课程 促素养提升”的汇报。

       陆红芳从项目简介、项目过程、项目成果、后续思考四个方面为老师们介绍了“基于资源教室环境下微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中,邀请青年教师怀玉婷和沈醉荷池从课程实施和普特融合两个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学校的做法。

       项目在陆老师的带领下,“零点”团队的成员们和365青年社团教师各司其职,完成了很多任务,从只有一份活动设计——课程设计——配套教案——配套资源,逐步发展到资源教室课程群。

       课后,与会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研讨。老师们充分肯定了两节个训课,特别对老师的课堂指导、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方面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肯定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效显著。

       金山区特教兼职教研员高珊对活动进行了点评。高老师肯定了张堰小学在陆红芳的带领下为随班就读学生做的各项实事。并提出三点期望:1.建立专业团队,整合各方资源,更深入的利用专业的团队力量,开展随班就读小学数学、语文能力评估。2.资源教室的课程要和普通课程深度融合,构建三级工作模式,要将资源教室课程纳入到学校整体课程。3.完善课程的评价,构建课程的评价体系。

       上海市特级校长、区特教指导中心副主任、滨海学校校长陆爱燕谈了自己的感想:感谢张堰小学在特教方面所作的坚持,这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坚持后所做出的成果,并提出两点希望——希望张堰小学能够把这个课程群越做越好,以问题为导向,把这个研究的成果向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希望区内其他有资源教室的学校能够更多的关注特殊学生,能够基于校情、学情和学生的未来所需,去开发适合他们的资源教室课程。

       金山区教育学院师训部周琴芳为陆红芳点赞,为她带领的“零点”团队点赞,因为在陆老师的带领下项目已经呈现很多成果,课程群的建设已经丰满。

       党支部书记、校长施慧丽对本次活动赞赏有加:为活动点赞,点赞学校小伙伴们用心的研究、用情的实践;点赞特教团队工作超前、展示圆满完成。并提出她的期待:期待在张小所有人的努力下,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教育局、教育学院的领导下,不仅在特殊教育这一块,更在学校整个课程群的建设和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能够建有品质、温暖的正心课程,能做有品位、温情的正心教师,能办有品格、温度的正心教育。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一起共同努力。

       在休息期间,与会的老师们参观了学校特教课程的展示和电子的一生一档,老师们认真观看并互动交流,纷纷为张堰小学青年教师编写的资源教室校本课程点赞。

       每一次的展示都是一场修行!通过本次展示活动,有效推动了我校的特殊教育工作。张堰小学将继续努力,待到山花烂漫时,和特殊学生一起笑语飞扬,促使他们能在更加广阔的天空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