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包绮文 杨能浩)2023年5月11日下午,普陀区教育学院“小初衔接”项目活动之课堂教学研究在普教院附中进行。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颜欣玮、区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周静、普教院附中校长杨能浩、树德小学校长梁青云、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真光小学校长黄悦出席了本次活动。
普教院附中副校长薛晶颖向参与活动的领导、专家和中小学教师代表们表示了热烈欢迎,也对本次活动开展的背景和活动议程进行了介绍。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注六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根筑基和小升初的过渡衔接,而初中和小学既有各自学段的特点,又存在相通之处。树德小学杨啸老师和普教院附中刘思韵老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基于学段设计学习任务,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进行同课异构,各有特色,各展风采。
两堂精彩的课后,参与活动的中小学老师围绕语文小初衔接要点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不仅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价,也提出了在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自己的看法。大家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这两节课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促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学习方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多地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颜欣玮肯定了两位老师对于说明文在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把握。并指出小初衔接是一个九年一体的过程,依据新课标要求,中小学教师彼此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并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主动对接,在关键年级有意识推进,促成学生在语文能力上的提升。
周静认为,两位教师的课都能关注到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都能关注学段特点设计实践活动。同时,提出了两点思考: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主体课堂的构建,使问题活动化,活动任务化;语文小初衔接点聚焦于核心素养下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激活语用经验。
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对两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有益实践和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丰富、形象、生动,让学生受到熏陶。在课堂上,通过精心的教学任务设计,让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理性思辨的能力得到培养。
瞿志军还提出,义务教育是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小初教育应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小学初中聚力前行。希望今后各校进一步密切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衔接活动,以此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同课异构展风采,互动研讨促提升。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此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成功开展,促进了教师们对小初衔接的关注与思考,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同时,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学的沟通交流,凝聚教学合力,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