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丹清 庄蕾)近日,以“立足项目 解决问题 培育素养”为主题的金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学研讨活动在张堰小学开展。金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卫红,区学科导师鲍春艳,张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施慧丽以及全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张堰小学副教导顾春美主持。
围绕“我是家乡小导游”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张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杨丹清和蒋丹丹分别执教了《家乡的故事》和《我是家乡小导游》两节课。杨丹清创设“评选正心好导游”的情境,鼓励学生用讲、演、唱等不同形式创意展示家乡故事。蒋丹丹引导学生为“正心”旅行社的新年第一波游客制定最合适的旅行指南,借助举牌,全员互动。
两位教师充分利用金山本土教育资源,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展示家乡金山,参与家乡景点介绍,以主人翁的角色学习,感受家乡的山水风光、丰富物产、历史人文和发展变化,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张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杨丹清作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探索》的汇报。杨丹清从理论基础、单元分析、设计路径和项目实施这四个方面介绍“我是家乡小导游”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并结合自己的区级课题《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研究思路与项目化学习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向老师们阐述了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项目实施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沈晓敏教授作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型》的讲座。沈教授提出,要让思政课变成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是一个让学生产生疑惑,并为解决疑惑而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上开展基于问题情境的议题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课堂重点,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能灵活运用所学,去践行核心素养。
沈教授的专业指导给予我们滋养和浸润,让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都有了更多的思考,明确了前进方向。
李卫红对本次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活动的精心准备做出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她希望老师们能积极探索项目化学习,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积极变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落于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