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小学科研朱雷高级指导教师团队、小学德育梅芳高级指导教师团队联合汇报交流暨区小学科研活动真光小学举行

朱慧 2024-04-03 14:14

       (通讯员 金鑫 黄佳音)12月1日下午,普陀区小学科研朱雷高级指导教师团队、小学德育梅芳高级指导教师团队联合汇报交流暨区小学科研活动,在基地校真光小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董轩、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普陀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王萍、普陀区小学科研员陈音,真光小学校长黄悦和两所基地校团队成员,以及全区各小学科研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会议由周洁琦副校长主持。

       活动的第一项议程在一楼学生活动中心,两个高级指导团队的学员均围绕课题《适合教育理念下家庭中生命教育及其指导研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亲子游戏棋的展台上,家长与孩子们化身为棋子共同闯过一道道关卡,在游戏中锻炼了策略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亲子体育作业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家长们化身为孩子们的私人教练,一起完成了一系列有趣的体育挑战,每一个项目都考验着家长与孩子的默契与配合;亲子阅读的展台内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家长与孩子们共同挑选喜爱的书籍,以话剧演绎的方式在文字的海洋中畅游;亲子研学展台。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展示了他们在研学活动中的成果。无论是手工制作的艺术品,还是参观的精彩瞬间,都凝聚了孩子们的智慧与汗水。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在二楼多功能室,首先由基地校黄悦校长致辞,然后两个团队成员联合带来课题《“适合教育”理念下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及其指导研究》中期报告。普陀区小学科研高级指导教师朱雷从课题由来、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三个方面抛砖引玉简介了课题的内容。

       普陀区小学德育高级指导教师梅芳就“适合教育”理念下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与起点、目标与内容等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金沙江路小学卢皓赟老师以“进阶式培训,促进能力提升”为主题汇报了“互联网+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简述了本课题实践的沉浸式亲子互动体验活动主要包括的内容。

       金沙江路小学教师朱立文和虞仕泳以“家校共护生命花”为主题汇报了沉浸式亲子戏剧中的生命教育,分别从沉浸式亲子教育戏剧基本模式及操作策略和沉浸式亲子教育案例分析两个方面讲述了亲子戏剧是如何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开放性情境中有效改善亲子关系,充分发挥学校在生命教育指导中的关键性作用。

       真光小学教师金鑫以“静待花开 乐在棋中”为主题汇报了亲子游戏棋的实践与思考,介绍了游戏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成效,讲述了亲子游戏棋如何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生命观念、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亲子沟通。

       金沙江路小学教师陈佳妮以“经验共享 沉淀交流的智慧”为主题汇报了家庭生命教育指导手册的设计与思考,借助生动的案例剖析向与会老师展示了一条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路径。

       普陀区小学科研高级指导教师朱雷对“适合教育”理念下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及其指导的策略与机制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一体两翼三融通”指导机制模型,即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指导机制为主体,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为基础,以教师“家教指导”胜任力培训机制为保障,力图做到家校社融通、线上线下融通、研训融通。

       董轩教授用“三实”,即问题真实、方法扎实、内容充实高度评价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成果。建议增强问题意识,从理念或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开放共创层面,来捕捉关键性问题,关注方式方法创新,注重结果导向,开展深化研究,出精品课程,出精品案例,出精品活动。

        郁主任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题着重在家庭中生命教育指导上下功夫,体现“三有”:一是“有用”,按需配置,二是“有效”,能兼顾倾向性问题和个体化需求,方法、策略得当讲效率,三是“有趣”,让家长回归儿童。与孩子共同体验成长乐趣,建议对研究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关注特殊学生。

       王萍主任指出本次活动将团队汇报和课题论证有机结合,不仅活动精彩,且很好的体现了四个性,即时代性、匹配性、实践性、实效性,非常有借鉴价值。本课题与区域德育“适合教育”总课题高度吻合,目标适当、内容适切、方法适宜,研究成果有一定的辐射、推广意义。

       马骏主任认为:本课题基于适合教育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关注时代背景和教育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设计相关教育目标、架构主题教育框架、筛选适合教育内容、形成教育指导策略,并通过项目案例、学生、家长体会给出实证。成果丰富,成效明显。建议对已有研究成果作进一步地梳理和提炼。

       专家们中肯的建议也为课题组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通过团队研修的推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与学校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还极大地加速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们在持续的研究中不断进步,展现了科研对学校和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展望未来,我们将基于已有的研修成果,继续努力,力求使“跨校的团队合作研修”达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