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洁)2025年3月26日,春意盎然的金山区钱圩学校陶艺坊内,一场关于“深耕乡土、贯通成长、铸魂育人”的研修之旅拉开了帷幕,第五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胡丹英团队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金山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方德平、金山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金节、金山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负责人沈丹萍、金山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副科长姚美琴、金山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主任李亚南等出席本次活动。上海市教育督导专家、金山区教育局原局长徐虹,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戴耀红,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周雯婕等三位专家全程给予指导,为团队注入智慧动能。
方德平对团队建设表示祝贺,并对专家的到来和指导表达由衷感谢。他以三个关键词,对团队提出要求和期望:其一,“辐射引领”:以工作室为支点,撬动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其二,“小而美好”:打造“精而美”的乡村教育新样态;其三,“知行合一”:边实践、边反思、边推广,让成果“看得见、带得走”。
沈丹萍宣读专家名单,金节为专家们颁发聘书。姚美琴、李亚南向研修团队成员赠送教育书籍。
胡丹英从对研修背景的思考、研修的定位、目标、路径、年度目标和任务,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修计划和研修方向的汇报。从“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三维度,勾勒了三年行动路线图。
团队成员依次简要分享了个人成长规划、优势及不足。
徐虹勉励大家要以“教育家精神、学术精神、实践精神”来建设团队。强调德育工作者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任,如同守护灵魂的长城。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而言,“实践育人”的衔接至关重要,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力,这不仅是乡村学校育人的重要责任,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她鼓励大家在此深耕细作,开创乡村教育新局面。
戴耀红对团队成员寄予厚望,期望大家在德育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领悟力、执行力与学习力。通过这三种能力,对实践内涵进行深刻理解,高效落实行动,持续提升自我素养。要将师德与师能紧密结合、项目和团队员能力结合、实践与理论结合,平衡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经过三年的努力,不仅要产出优秀的教育成果,更要实现项目培养人才的良好样态。
周雯婕高度认可团队成员的成长规划,她勉励团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梦虽遥,追则能达。她鼓励大家秉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用不懈的行动将规划转化为现实,在教育之路上稳步迈进。
师道传承,薪火不灭;知行合一,步履不停。第五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胡丹英团队扬帆起航。未来三年,团队将以“乡土资源”为原点,设计贯通九年的实践育人链;用“混龄共学”打破学段壁垒,让校家社协同赋能;借数字技术让成长“可视化”,让乡村德育有温度、有深度、有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