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区级语文教研活动在张堰小学举行

朱慧 2025-09-26 09:09

(通讯员 王思妍 庄蕾)秋风褪去暑热,文脉浸润心田。2025年9月24日下午,“聚焦资料运用 深悟家国情怀”金山区小学语文区级教研活动在张堰小学顺利开展。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山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唐连明,张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施慧丽,副校长张熹,上海市语文教育与教学研究实训基地工作室成员,区内各兄弟学校教师代表,以及学校的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副教导主任钱琴主持。

本次教研活动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规则课实现“事实教学课堂”向“迁移教学课堂”转型。此次活动得到了教研员唐连明老师的悉心指导,带领语文组团队学习、实践、研究,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施慧丽代表学校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对唐老师的专业引领表示衷心感谢,期待通过此次研讨,破解“规则课”教学难点,探索回归语文本质、落地核心素养的新方向,为区域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古诗《示儿》的教学中,岳聪以范例引领学生分解思维路径,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规则。在教学“陆游为何而‘悲’?”时,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明确需要什么样的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提取资料中与“悲”有关的信息,最后结合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在了解规则之后,以相同的思维路径感悟“盼”心,感受诗人一生的爱国情怀。

在《少年中国说》的教学中,沈家莹先引导学生梳理上一节课的学习路径,再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从课题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结合资料理解课题。再聚焦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分析“故”字逻辑,让学生在“找、读、议”中运用“规则”,体会梁启超对少年的殷切期望,激发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

微论坛环节,在语文教研组长沈丹萍的主持下,张堰小学岳聪、沈家莹、嵇芸和姚燕泓老师以“聚焦语文要素,探索课堂转型”为主题,共同探讨单元语文要素落地的路径,明确了“规则”与“规则课”的内涵,阐述了实践规则课的必要性,分享了从单元要素提取规则的方法以及教学的实施路径,为课堂转型提供了实践方向。

唐连明在总结点评中,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深入阐释了如何有效践行规则,引导学生经历从了解、尝试到内化、运用的完整学习过程,实现真正的素养提升。他强调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要灵活利用规则助力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同时,他也希望老师们能积极探索规则引领下的课堂创新,提高教学效能,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

以“教”引思,以“研”助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场深度的心灵洗礼,理解愈透彻,实践愈坚定。相信老师们会将教研中的所学所感融入每一堂课,将规则落实的方法融入日常教学,让“课堂转型”的理念落地生根,推动“双新”背景下的课堂向更深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