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诚纯)10月的上海金风送爽,教育情谊跨越山海。27日上午,一场承载着普洱教育人求知热忱的中期汇报会,在朱泾小学录播教室温情启幕。此次云南省普洱市校长、骨干教师跟岗研修中期汇报会,由党政办副主任杨诚纯主持,校中层以上干部与普洱跟岗团队齐聚一堂,以“山海相连育初心,携手赋能向未来”为引,共话研修收获,共探教育提质之路。
景东县文井镇中心小学校长魏振圆以“观察者”“学习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广泛涉猎,深度感受。以“沉浸式学习”为主线,累计参与各类活动58场次:欢迎仪式1次,行政例会4次,跨校交流7次,线上观摩2次,课堂观摩16节。

镇沅县九甲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卢杰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学习模式,宏观列席行政会学“闭环管理”,跨校交流、线上观摩、参与名校长活动拓视野;微观“地毯式”听多学科课,把握朱泾小学课堂真实化、无痕化等五大特征,感受新课程理念。

景东县第一小学教师杨红分享研修小组深度参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教研,从计划制定到实施,体验朱泾小学教研文化。英语组精准解读课标,语文组构建单元教学闭环,数学组探索数智化教学。还亲身体验“三人坊”评课模式,提升教研实效,获深刻专业触动。

镇沅县民族小学教师王婷在思想理论与专业能力方面得到双重提升,教育理念受到洗礼,明晰多校办学特色与“五育融合”实践,教学设计、课堂认知、教研范式均有突破;积累作业管理、家访、教研计划等宝贵经验与资源;小组建立研讨机制,形成学习共同体,凝聚力与协作力得到有效锤炼。

景东县民族小学教师李家翠提出研修中,小组面临三大现实困惑:一是先进教研模式在本地师资弱、资源有限情况下的“本土化”适配难;二是因学生差异,教学创新难融入日常“家常课”;三是受家长教育理念与能力影响,家校合作深度推进受阻。同时反思自身,虽获思想、技能、视野提升,但在理论修养、执行力等方面有差距,需克服畏难心态,增强主动学习与实践的意识。

魏校长代表团队在感谢学校各类安排、保障的同时做了下阶段的研修重点及本土化应用的长远构想的分享。
山海虽远,教育同心;研修过半,情谊愈浓。朱泾小学始终以“服务他人,成长自己”的办学初心,敞开校园的每一扇门、每一间课堂,愿将百年积淀的教育智慧与实践经验,化作滋养教育同行成长的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