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部破亿广播剧背后的“声音经济”

刘敏 2025-07-13 12:41

从2019年的10.5亿元到2024年104.4亿元,中国在线广播剧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印证着 声音经济 的巨大潜力。7月10日下午,“未来声缘”2025猫耳FM内容生态大会在上海举办,广播剧配音演员、网文作家、平台负责人等齐聚会议现场,共同探讨声音行业从“内容爆发”到“生态共生”的进阶之路。

在声音世界中寻找“情感共鸣”

广播剧最独特的魅力,在于让听众用想象力共同完成创作。知名配音演员、导演姜广涛在大会圆桌讨论中提到与影视配音不同,广播剧需要配音演员用声音构建完整的想象空间”——从气息节奏到情绪转折,每个细节都要让角色“从故事里走到听众耳边”。

这种声音魅力正在收获越来越多平台用户拥趸bilibili猫耳事业部总经理波吉(徐博)透露,猫耳FM平台累计有 22部广播剧播放量破亿,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5部破亿广播剧快速增长的播放量背后是惊人的用户粘性,以猫耳平台为例,今年6月以来,平台日活用户上涨35%,月活用户上涨30%;平台付费用户增长了54.6%,剧集总收入增长了37.49%。还有用户7年购买1080部广播剧,日均收听接近2小时,由此可见,声音已成为用户深度陪伴的情感载体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水千丞从创作者视角解释这种“情感载体”,相较于文字表达的扁平与影视呈现的局限,声音表达恰好处于一个平衡点,留给用户足够想象的发挥空间她观察到,听众通过声音沉浸故事时,既能解放双眼处理日常事务,又能在通勤、独处等场景中获得“低成本的情感陪伴”这种“伴随性”正是声音内容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平台、公会与主播构建的声音生态

声音行业的繁荣,离不开全链条的协同发力。在猫耳FM构筑的平台生态中,这种协同体现为“平台搭台、公会赋能、主播表演”的多方配合。

平台层面,工业化生产体系为内容品质保驾护航。猫耳 FM 今年计划启动 120 部广播剧上线75部,覆盖全行业 75% 的头部IP晋江文学城长佩文学、阅文集团等深度合作构建IP储备池”。“一部剧从立项到上线周期约为1年,我们通过流程标准化让制作人、配音演员、后期团队专注各自领域,既保效率又保品质。徐博介绍

公会则成为连接平台与主播的关键纽带。公会积极探索出的运营模式成功孵化大量头部主播,如声演传媒旗下的江白,从月营收较低的新人“双冠王”印证了生态协同的爆发力

多元化的主播群体为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平台入驻主播中,既有雷神这样靠特色声线蝉联四届冠军的“声音偶像”也有海耳这样深耕rapper赛道的才艺主播,更有通过团播功能实现日营收破万的新兴群体直播负责人洛一提到6月上线的团播功能已成为新增长极。

声音经济的破圈与挑战

当行业从“内容爆发”迈向“生态深耕”破圈与合规成为绕不开的命题。

在商业化探索上,声音内容正突破“付费收听”的单一模式。猫耳FM已启动近千个衍生品SKU开发,多种声音线下主题店也即将开业,让“听觉内容”触达更多线下用户。此外,直播打赏与广播剧代金券互通、声优个人IP孵化等跨界尝试,构建“内容流量商业”的闭环。

繁荣之下,声音经济面临的版权保护挑战也不容忽视。盗版不仅伤害创作者,更会透支行业信任。B站正使用音频指纹技术提高下载和盗播的门槛,更有效地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徐博指出:“在今年往后的一年会通过技术手段开发音频水印的技术,未来的下载和盗播门槛会变高很多。”由此可见,猫耳针对盗版及违法上传问题正在不断加大处理力度

中文广播剧出海成为下个阶段的关注点,项目孵化负责人秦楚玥在大会上分享了一个新趋势“以前可能我们在听日抓,但是现在国外很多在听我们的中抓”从中文广播剧出海吸引海外听众,到结合音乐、虚拟偶像等多元形态,再到深挖女性用户的兴趣交流、观点表达需求正如平台总经理徐博所言:“事实证明视频行业通过这10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了,我认为下一个10年就是声音。

图为bilibili猫耳事业部总经理波吉(徐博)

作者:郭虹萱
编辑:陈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