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银桂:不平凡的“玻璃与火之歌”

Eric 2019-01-04 16:52
2017年7月30日,建军90周年阅兵场上,当J16舰载机五机楔队呼啸天空时,53岁的夏银桂难掩激动,他说:“一想到这其中我也出了一份力,我就特别自豪!”。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飞行梦,夏银桂也不例外。年幼时,他憧憬成为一名飞行员,穿上那身飒爽戎装,叱咤海天。然而,体检不合格的他,在19岁那年顶替父亲进入了原上海玻璃仪器一厂仪器车间。
他并没有因无缘飞行梦,成为一个技术工感到失落沮丧,反倒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投身于玻璃制造灯工行业。他说,“虽然不能开飞机,但希望有一天,飞机上能有我的产品”。如今,他也实现了他的梦想。

“独门绝活”填补国防相关领域空白
J16、J17舰载机搭载的319玻璃侧滑仪和改进型水准泡就是出自夏银桂之手,是唯一为航母舰载机定身打造的配套产品。当飞机的电子系统出现故障或被干扰时,与此同时,飞行员在天空没有其他参照物,只能依靠目测侧滑仪来判断飞行轨迹,操控飞机,任何偏差都将导致灭顶之灾,对其工艺标准非常高。
319玻璃侧滑仪是一段长度仅为6、7厘米的弯曲玻璃管。这需要在高温1600°下,手工把一根直型玻璃管加工成弧度状,并且保持玻璃管不变形、不走样、没有内应力,还要在弯曲的玻璃管里放一个小黑球,管内有用于阻尼的液体。除此之外,还需保证产品中间的玻璃小球能及时归零,玻璃小球要及时回到侧滑仪的中间。这可是夏银桂的独门绝活,“制作必须一次成型,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修正的余地”。
军工标准下的玻璃侧滑仪不但要灵敏精确,尺寸精细,侧滑稳定,高温(70度)不爆裂,低温(零下55度)不结冰。除此之外,还需保证侧滑仪左右倾斜45度时,气泡不应进入工作单位。“这是个矛盾的难题”,夏银桂犯了难。
面对欧美国家对我国军工产业的长期封锁,侧滑仪无法进口,只能自行研发。夏银桂潜心研究,花了大量时间查询阅读国外厂商的专利技术和论文资料,并向老一辈制造师傅们取经。经历上万次试验,配方研究,依然达不到标准。夏银桂越挫越勇,用超人的意志完成了试验,研发出了合格的产品,圆满完成了解放军总装备部下达的研发任务,还将研究结果分析、归纳、总结、提炼成了标准化的操作规程,获得了军方的认可,节省了外汇,填补了国防相关领域的空白。

从玻璃灯学徒到军工产品研发者
1983年,夏银桂入厂,在启蒙老师王进的带领下,开始学习玻璃制造灯工技术,后又师从上海市著名劳模、高级技师钱建民大师。灯工操作基本功看似简单,实则大有乾坤。制作时,首先需要双手同时转动两根待加工的玻璃管,并维持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顺转5圈再反转1圈,保持平衡。其次,需要准确掌握加工火焰的大小、熟练控制火焰的温度,使加工温度恒定保持在1200℃左右。最重要的是,对接两根玻璃管时,必须稳、准、快。
回忆学艺经历,夏银桂笑言,那时年轻,肯吃苦,一心想把技术学好。为了更快掌握这门功夫,他每天缠着老师傅请教操作问题,仔细观察学习前辈师傅的操作过程,每天下班后,闭门家里用两根筷子练习,左右手同时开弓,尖对尖向着相同方向旋转,并保持两根筷子位置平衡不移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85年,夏银桂提前满师。才入行两年的他不但已经能够独挡一面,每年都提前4个月完成生产任务。他常说,“做任何事,都抱着严谨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钻研”。
1992年,夏银桂在上海轻工(灯工)技能大比武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被授予“轻工操作能手”,崭露头角。1995年,身为党员和业务骨干的他进入了激光车间(即现上海埃波激光仪器有限公司)。在激光、军工产品创始研发人员之一的严忠正导师指导下,他从事激光管、激光器、侧滑仪、水准泡方面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正式开始了军工生涯,离他的飞行梦又近了一些。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完美,就是不平凡”
三十五年来,夏银桂从未间断对理论技术的学习,始终致力于生产研发的第一线。现在的他已经是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两项国家军用标准的第二起草人。2015年,由夏银桂领衔的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他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玻璃制作理论知识和灯工操作工艺技巧,实践摸索而得的军工相关先进核心技术、制造标准进行融会贯通,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倾囊相授。
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注重工匠氛围的营造。在他的工作室,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在工作中得到“言、行、思、辩、著”的全面指导。另外,他还不间断邀请单位外部专家、教授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交流,定期组织前往研究所参观学习,促使员工体会到不同企业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谈及工匠精神,这位话不多的“手艺人”这样回答,把平凡的工作做到完美,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是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夏银桂,用自己对玻璃制造的执着与热爱,唱响了一曲“玻璃与火之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