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中国动车的“全科医生”

Eric 2019-01-04 16:52

近年来,中国的高铁已经拿下多个世界之“最”,高铁的里程数已达到了全球的70%,车辆的数量达到了全球的65%。如今的中国高铁不仅实现了后来居上的技术提升,更是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当面对着高额的载客量和增体量不断加的列车数时,动车进入检修站“体检”的任务成了相当重要的一环。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车段调试车间,就有一位技术过硬的“动车全科医生”。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华。

“工匠”精神的启蒙

张华从小的梦想就是开火车。1993年,张华为了梦想进入苏州铁路机械学校。本想去学习火车司机专业,但因视力不达标,最终选择了机械维修的专业。

1997年,张华毕业被分配进上海车辆段负责传统客车的电气检修。刚毕业的张华每当看到师傅们‘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一个故障时,总认为很简单,但当自己动手时却很难成功。张华说“后来才觉得检修故障的工作不能浮于表面,一定要沉下心来多实践。”

张华的师傅对车辆电气的检修容不得半点瑕疵,有时甚至会提出比‘标准’更高的要求。张华说“现在回想起师傅对那些‘标准’的执着,才觉得这才叫工匠精神吧。”师傅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华。

与“动车”的初次相遇

2010年,上海铁路局开始大量开行动车组,动车的检修量也相应地上升。同时随着上海动车检修基地的成立,急需挑选一批高技能人才进行全方位地学习动车调试。张华凭借出色的检修水平,被挑选成为第一批动车组高级修调试人员。同年3月,他被派往动车制造主机厂学习动车组调试技术。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凌晨12点入睡,早上6点起床,每天长达18个小时的学习,让这短短的两个月过得异常艰苦。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动车的样子时,张华仍觉感概“看到动车组列车壮观的模样,完全被震撼了。”在去主机厂之前,张华已是一个在既有客车检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工,但既有客车一列车就十来张图纸,而动车组一列车的图纸达上千张。当时动车组在国内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他也从未接触过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在语言方面也遭遇到了瓶颈。“中国动车的原型车有好几个国家,因此作为第一代动车组机械师拿到的材料上有日文、英文、德文等多国文字。甚至很多的部件名称都是字母简写。”张华坦言,强烈的无力感让他不知所措。

当时工厂里有一位“大神级别”的调试班工长,技术非常高超。无论在哪出现了故障,只要他一上手就能“手到病除”。后来,张华听说调试工长的经验都是向外方人员学习的,这让张华倍受鼓舞“他们肯定比我们更困难,他们都能学,那我们也一定能学!”此后张华每天都进车厢,钻车底,登车顶,哪里有作业,就往哪里跑。去了一周左右,脚上就起了多个水泡。对于陌生的技术难题,张华白天在车上学习,晚上回到住宿的地方和工友们一起对白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消化。面对不同语言的图纸和材料,张华会在所有的英文简写旁标上中文,他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办法笨,但是很管用。”随着反复的巩固、学习和交流,张华的脑海中逐渐地对动车原理和技术图纸清晰起来。

人生第一组动车的调试

作为首批通过考核的技术骨干,回到上海后,张华和同事们继续研究学习动车组高级修调试指令。中国高铁有数种车型,每种车型都有多达上千张的电气原理图和车辆配线图。“那时候,几乎天天都泡在图纸里。密密麻麻的电路图,从头看到尾。”每天下班回到家,张华还捧着厚厚一沓图纸不肯放,每一个要点用彩色水笔一一作了标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7月,张华和团队迎来了上海局第一列动车组高级修调试任务!大家既紧张又兴奋。张华作为高级修第一位“调试主控”,率领着组员对动车进行着全面调试和功能验证,最终他们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顺利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厂方的高度评价。

如今,张华所在的调试组主要负责动车组的整体调试与故障排查工作。“整体调试是动车组高级修的最后一道重要关卡,我们的作业质量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哪怕列车携带再小的故障,上线后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张华深知责任重大,在每天的班组交班会上,他都会反复强调安全问题,要求全组深入贯彻“精检细调、安全优质”的作业理念,把责任心放在第一位。

为后人提供坚实的肩膀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也对动车组机械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多年不断地探索总结、自主研发,目前很多技术壁垒已经被成功攻克。张华也一直不断的掌握核术、总结故障规律、改进检修工艺等。主持编写了《动车组故障排查指南》、《动车组馈电救援法》、《CRH2、CRH3型动车组调试作业宝典》等教材。

在编写指南期间,为了不影响动车的正常现场作业,张华和相关成员白天讨论方案,等到大家都下班后再进入现场进行攻关论证,时常忙到凌晨1、2点。为了保证编写的正确性,张华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难题,绝不放过任何存在疑问的项点,直至彻底将问题点了解清楚后才将其编写成正式文字。如此持续了两个多月,张华从未感觉到辛苦,每攻克一个难题,他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张华说“如果将十年作为一代,我希望我们现在做的经验总结可以给后来的动车组机械师很好的参考,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更好的为中国高铁运行保驾护航。”

动车技术创新工作室的成立

在张华的带领下,整列调试工班成为了一支技术领先、极具凝聚力和学习力的队伍,每年累计发现各类动车组故障多达百余起,,成为首支具备多车型调试兼容修能力的团队,有力地保证了动车组高级修的检修质量。班组因此先后获上海铁路局“五一劳动奖状”、局标杆班组及铁路总公司“火车头”奖杯等荣誉称号。

2015年,上海动车段成立了“张华动车技术创新工作室”,张华带领着创新团队攻坚克难,不断掌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先后攻关课题12项,解决37项生产关键技术。他们针对国内动车组检修只能进行整体或单节调试模式的弊端,通过技术手段重建动车供电和通讯网络,在国内开启了CRH3型动车组单元级调试新模式的先河。针对动车组人机交互设备等关键部件检修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领衔进行修复技术攻关,建立了一整套部件自主检修体系,打破了该领域内的技术垄断,成功填补国内多项动车组部件自主检修技术空白。针对检修现场装备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先后自主研制了重联车钩适配器、DBV阀精调仪等13项便捷高效的工装设备、7套总线传输模块等动车部件检测试验平台。获8项获国家专利,年可为企业降本增效千余万元,令业界瞩目。

张华认为任何的创新,需要立足于解决现场生产的各类困难,从而致力于在动车运维领域的安全质量、经济效益、作业效率三方面取得实效。而对于工作室之后的期许和目标,张华说“工作室正努力成为段创新工作的孵化器,发挥它引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