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中学:法润校园,幸福成长

朱慧 2022-07-29 09:19

       (通讯员 韩莹莹)7月23日,桃浦中学校长夏青、思政教师梁冉冉以及高二年级学生代表陈彦名应邀参加了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访谈节目。

       主持人孙瑜简单介绍了学校的法治教育办学特色,并提问学校确立以法育人办学特色的初衷。就此,夏青介绍了学校法治特色创建的起源以及三个“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普及法律、预防犯罪,到系统整合、形成特色,再到依法治校、文化立校,三十年的发展铸实了学校法治教育特色品牌建设的基石。夏青还从学生角度介绍了学校特色课程的“两张课表”——一张是所有学生都有的必修课课表,另一张是个性化的选修课课表,选修课课表涵盖了各类拓展、研究和实践类共96门课程,其中法治特色课程有41门。

       主持人又提问了思政学科教师梁冉冉,请她和听众们一起分享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参与学校法治特色课程的情况。梁老师从学科法治渗透和拓展研究课实践两个角度出发,讲述了自己在带教老师和学科组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法、知法、遵法、用法,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以及法治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其中梁老师特别讲述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用到“315老坛酸菜牛肉面事件”,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并结合辩论形式,积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也有效提升了法治综合素养及能力。

       主持人又和陈彦名同学进行了交流,询问陈同学在入校的两年时间里参与了学校哪些法治特色课程和活动的学习、实践,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成长体验。陈同学告诉主持人,入校后他选修了法治辩论和模拟联合国两门特色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法治意识,锻炼了逻辑思维,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幸的是,他从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法治辩论队的一员,代表学校出战了很多场比赛,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同学还好大家分享了一次参赛的体验,当时的辩题是“父母随时查看孩子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积极备战的过程中,也引发了同学们对亲子矛盾根源的深入思考,增强了换位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和父母之间由于沟通交流等带来的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改善了亲子关系。

       夏青还向听众分享了学校其它法治课程和法治活动,比如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同伴同解人等。特别是模拟联合国社团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它是辩论赛的升级版,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开拓、历史知识的储备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同伴调解人训练营”课程,是近几年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的一个注重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倾听能力、谈判能力、领导能力的课程。作为训练营带队老师的梁冉冉老师也和听众分享了训练营的学员们化身“金牌调解人”参与“一班一居委”活动的情况。学员们来到桃浦镇合欢苑居委会,和居委干部一起成功化解了一场邻里纠纷,将训练营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成功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现实问题,不仅提高了课程的实践价值,也更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除了法治教育等文科相关的课程外,学校还开设了很多颇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理科拓展课程。夏青在节目中还分享了“3S遥感技术”课程为桃浦社区居民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案例。学生们走访社区,深入调查,召开模拟听证会,最后为社区1230巴士站点设置提供了一份高质量的运行方案,为桃浦城市规划贡献了一份绵力,这个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短短的三十分钟,大家意犹未尽。学校法治教育特色办学的三十年,让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桃浦学习的三年中,逐渐实现着自己人生的重要蜕变,变得更加自信、更加阳光,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特色办学的初心,在以法育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