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小学科研高级指导教师团队汇报暨区小学科研活动在真光小学举行

朱慧 2022-12-08 11:01

       (通讯员 黄佳音)2022年12月6日下午,普陀区小学科研朱雷高级指导教师中期汇报暨区小学科研活动在基地校真光小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博士李琳琳、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马骏、科研员陈音、原普陀区科研室科研员潘久武、真光小学校长黄悦、副校长周洁琦,以及全区各小学科研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真光小学科研室主任黄佳音主持,科研员陈音老师介绍参与活动的专家与领导。

       黄悦校长首先对莅临的专家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总结了小学科研高级指导教师基地校对学校科研工作提速发展和科研骨干培养起到的助力作用。并表态学校将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与科研高指基地校及带教工作结合,形成以《构建校本特色的“求真课堂”实践创新研究》为龙头的“主课题——子课题——研究专题”的系列化、网络化课题推进体系,打造“适合教育”教科研新样态。同时,鼓励教师围绕主课题,确立子课题参与区级课题申报,力争有若干子课题立项为区级一般课题或区级个人课题。

       小学科研高级指导教师朱雷,携学员真光小学金鑫、金沙江路小学朱立文、新普陀小学西校宋宁,以“基于‘适合教育’理念:‘一体两翼三融通’主题模式的研修实践”为主题,从“目标靶向,聚焦适合的研究”、“适合的研究助力适合的教育”、“持续的研究终获‘丰硕成果’”三方面,进行了“团队组合”汇报,重点汇报了“一体两翼三融通”主题研修模式的内涵、操作路径,以及基于区域科研“1+3+N”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基地校合作共建、指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收获。

       6月,真光小学新一轮课题“构建校本特色的‘求真课堂’实践创新研究”正式立项为“区级一般课题”,现已完成开题论证,正式开展实践研究。

       学校科研分管领导周洁琦副校长、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钱正英老师、青年教师金鑫老师,以微论坛的形式从“什么是‘求真课堂’?”“那么怎样才算是达到求真课堂的境界呢?”“求真课堂的创新实践如何开展?”三个问题出发,探讨当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下,聚焦“课堂创新”,把新课程改革与“课堂创新”紧密联动起来,通过构建校本特色的“求真课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微论坛后,潘久武指出,真光小学把求真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与学校发展规划、与新课程改革、与校本教师专业素养紧密结合。也希望未来真光小学求真课堂的研究与探讨在遵循儿童视角、遵循新课程内涵、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可以研得更深。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琳琳围绕本次活动谈了自己的感受,她认为“一体两翼三融通”主题模式的研究实践体现了四个真:一是探索真研究,以课堂为起点打造求真课堂,真正做到了科研为教学服务;二是历练真团队,从一所学校到多所学校再到区域联动,团队互学互助,是“一体两翼三融通”的基础和特色;三是研究真问题,无论是“互联网+背景下家庭中生命教育的指导”还是“基于‘求真课堂’构建的深度教研”,都是针对学生、教师真实存在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四是形成真共识,无论是教科研、课堂改进、教学提升、驾校协同,都需要形成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同时李琳琳老师也提出各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要进一步思考与区“适合教育理念”的联系。

       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马骏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科研高指团队能以“一体两翼三融通”主题研修模式推进基地校科研和学员带教工作,值得借鉴与推广。“一体两翼三融通”框架下交流的各项课题的选题,都是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区域适合教育的理念指引,选题丰富、准确且非常有价值。团队教师、学科骨干也能够围绕团队目标,以课题为引领,基于相关问题寻找解决的路径和策略,并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研究性成果。希望团队老师继续用科研的方法优化日常的教研、教学实践,做透做深,同时,提炼一些科研活动创意设计与实践的案例、经验,为区域适合教育研究添砖加瓦。

       相信,乘着普陀区第六轮专业发展团队这股东风,挥动“科研”这个隐形的翅膀,继续依托、依靠教育局、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长风破浪必定会有时”,真光小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