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庄蕾)根据教育部加强美育工作的有关要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在金山区“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张堰小学成功申请成为第一批基地学校,承担“越剧进校园”项目,与上海越剧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共建协议,开展越剧社团课程培训活动,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让张小的孩子在丰富的戏曲学习经历中滋养民族精神的自豪感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校越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制度计划、讨论实施举措,关心社团活动开展情况,为学员鼓劲激励,确保戏曲进校园越剧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五年来,覆盖近2000名学生接受戏曲的熏陶。每学年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学生与家长参加《越剧那些事》越剧文化普及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大型沪剧《红梅赞》;组织学生参加第15届上海市教育博览会;越剧节目在张堰小学百廿校庆上展演;开学典礼、大队委员竞选活动、校园“正心小喇叭”、老教师回娘家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邀请越剧社团学员演唱名段名曲……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让学生、老师、家长感受戏曲艺术的美。
项目组以拓展课课堂为抓手,聘请越剧院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配备学校音乐教师为助教老师,对戏曲欣赏、戏曲知识、唱腔技巧、形体训练等方面进行教学,重点培养优秀学员,加强唱、念、做等基本功的训练,五年来排演了诸多经典选段,多次参加各类大型活动及比赛,并获得好评如潮,也捧回了一个个实至名归的大奖。

节目《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家有个小九妹》《打金枝》参加2018首届校园戏曲节;长三角地区学校少年宫发展论坛闭幕式;上海市第15届上海教育博览会;金山区第11届青少年学生艺术节开幕启动仪式;金山区“戏曲进校园”越剧展示专场展演活动。

节目《红楼梦·黛玉葬花》参加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颁奖展演;金山区“戏曲进校园”越剧展示专场展演;上海市民文化节展演;学员梁嘉怡获得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
节目《红楼梦·太虚幻境》参加“抒艺海情怀 展少年风采”金山区第二届校园戏曲节展示活动;上海市小白玉兰10周年颁奖展演活动;并获得第24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称号。
节目《红楼梦·黛玉焚稿》参加第24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山区选拔活动,学员梁嘉怡获得第24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
节目《忠魂曲·记得当年清水塘》参加上海市小白玉兰10周年颁奖展演活动;参加金山区教师节庆祝活动、金山区政协中秋汇演活动;学员梁嘉怡获得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
节目《钗头凤·断肠人》参加金山区戏曲进校园五周年系列活动;2022上海少儿戏剧小白玉兰颁奖展演活动;并获得小白玉兰优秀集体节目。
节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回十八》参加第2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山区选拔活动,并获得第2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称号。
在本次金山区“戏曲进校园”五周年评选活动中,张堰小学荣获“优秀集体奖”;李萍老师和丁燕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梁嘉怡荣获“优秀学生奖”。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透过戏曲艺术的教育,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这是吾辈的责任。今后学校将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戏曲带来的艺术魅力,让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