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尚阳学校开展法治教育讲座为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朱慧 2025-11-15 07:46

(通讯员 吴艳 吕芷诺)法律是成长路上的“安全护栏”,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是守护自身、融入社会的关键底色。为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2025年11月14日,上外尚阳学校特邀普陀分局桃浦派出所的民警们走进校园,面向3-6年级学生开展“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主题法治专题讲座,用生动的案例与实用的方法,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形象又深刻的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李警官以“法律是什么”为引,巧妙切入主题。他通过将法律比作“道德的底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阐释了法律与社会公序良俗的关系。李警官指出,遵守道德规范是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尊师重长、与同学友善相处、遵守社会秩序的有道德之人,自然与法律同行。

聚焦校园生活,案例警示入脑入心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张警官将普法重心落在校园日常行为规范上。讲座摒弃了枯燥的法条罗列,而是聚焦于同学们身边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境:

面对冲突,安全第一:张警官用“打赢坐牢,打输住院”的通俗说法,告诫同学们遇事需冷静,克制情绪,将保护自身安全置于首位,切忌冲动争执。

拒绝霸凌,勇敢说“不”:讲座详细解析了校园霸凌的多种形式,包括肢体接触和精神折磨,并传授了实用的应对策略:立即离开现场,不理睬霸凌者,并及时向老师、家长汇报,寻求成年人的保护。

规范行为,敬畏规则:张警官重点强调了起侮辱性绰号、破坏课堂秩序、携带危险物品(如刀具、玩具枪等)行为的危害性。通过一个“士兵玩刀误伤战友,最终判刑赔偿”的真实案例,深刻警示了任何对危险的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苦果,不仅自身要承担法律后果,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尊重他人,明晰界限:讲座特别提醒同学们要尊重他人身体界限,尤其是男同学要避免不恰当的肢体动作,这既是礼貌,也是守法的体现。

讲座过程中,警官们语言风趣,案例鲜活,极富感染力。在随后的环节,警官们进一步强化了纪律与规则教育,并再次重申了严禁将手机、玩具刀等违禁物品带入校园的规定,明确违规物品将由家长到校领取,强调了家庭与学校共同的监护责任。

陈念总结强调,从班规校纪到社会法律,规则是保障每个人权益的基石。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深刻反思自身行为,时刻保持对规则的敬畏之心,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阳光少年。

此次法治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它不仅传授了法律知识,更培养了同学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