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天尧)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实效,5月2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以榜样课堂 育时代少年”的区级教研活动在朱泾小学多功能厅举行。金山区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卫红与金山区兄弟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朱泾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李静主持。
毛伟成为大家展示了《走近榜样教师》一课。课堂伊始,毛老师以“榜样”一词直接引入,接着通过《读本》中党员的先进事迹及视频资源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结合学校特色的榜样文化,再以合作设计采访问题、现场采访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近榜样教师的内心世界,理解教师行为背后所体现的精神品质,让榜样鲜活起来。本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促进感悟与建构,增进对身边榜样的理解。
张天尧展示了《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一课。张老师以学校雷锋群像中“勤俭节约小雷锋”罗志君的故事导入,回顾学校三十多年来涌现的少年榜样代表。接着,引导学生分享实地参观“榜样小火车”后的收获,引导学生明确成为榜样的标准。借助创设的三个情境以及学校“勤俭节约小雷锋”罗志君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树立做榜样的自信心。最后,通过设计榜样自荐信引导学生明确阶段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说课环节,两位老师分别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主要思路和策略。毛老师的教学设计侧重于感知身边榜样的精神品质,以视频、照片、故事等形式,运用党员及雷锋教师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张老师则聚焦学生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设计了“遇见心中的榜样”、“树立学榜样信心”、“努力争做小榜样”三个环节,运用创设的情境及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做榜样。
两堂课都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整合了校本课程特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榜样精神外化为行为实践。
李静从建设校内“两阵地”、坚持家校“两融合”、打造校外“两课堂” 三个方面阐述了我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依托“行走的思政课”所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整合校内思政教育资源,依托校园“三续”雷锋精神活动及“五个一”雷锋精神教育核心区,使学生自然地接受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传承红色精神能量;通过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及家长讲坛等形式将家长与思政教师队伍融合,实现家庭教育与思政教育无缝衔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通过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贴近现实,不断拓展思政教育”主课堂”。
教研员李卫红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与指导。她分别从找准连接点、搭建支架点、寻找生长点三个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为我校榜样育人的后续工作及实施指明了方向。
让教学有温度,让教研有深度。本次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的细微之处,落实在育人的过程之中。通过教研员的点拨、指导,老师们也更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