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根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活动举行

朱慧 2023-10-14 10:18

       (通讯员 张华根)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推动区域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作用,促进工作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近日,金山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区教研员何花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华根的带领下,在西林中学开展以“指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实践研讨”为主题的研修活动。金山区内六七年级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张华根名师工作室学员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展示了由张华根名师工作室学员执教的两节课,探索议题式教学的可行路径。

       西林中学曹佳怡执教六年级《做更好的自己》一课。在杭州亚运会和学校运动会召开之际,本节课聚焦运动员榜样“苏炳添”的成长故事,以“突破标签束缚,做更好的自己”议题为主线,在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会接纳和欣赏自我,进而增强“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行动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评课:曹佳怡的议题式教学主题鲜明,立足学生主体,以学生们熟知的运动员榜样“苏炳添”的成长故事为情境线,通过直面标签-更新标签-突破标签三个子议题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在具象化、生活化的“议学活动”中逐步接纳、欣赏并不断超越自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做更好的自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蒙山中学王洋执教七年级《青春有格》一课。基于近期热点话题《逃出大英博物馆》,本节课带领学生在行为判断、群体选择、守护文物方案设计中,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追求“至善”人生境界的信念,进而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评课:王洋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地结合了近期的时事热点话题“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三个子议题的层层追问,引导学生认识“守护文物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追求至善”,进而形成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增强守护文物的责任感。整堂课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课堂成效来看,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议学氛围活跃,能够有所思、有所悟。

       课后,两位教师分别进行说课,详细阐述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及在过程中所遇到难点。何花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表现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对区内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团队中的年轻力量表示欣慰和期待。

       最后,张华根工作室学员开展集中研讨,继续深挖两节课各自的优势与可完善之处。张华根回顾前一阶段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情况,明确工作室后续的任务要求及安排,勉励学员教师带着研究的心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平台“专业引领、共学互进、协同发展”的功能。

       通过本次活动,张华根名师工作室学员明确工作方向,共同探讨议题式教学实践策略。相信未来在导师的带领下,学员们能够在“共研、共学、共进”中,探索出更多教学经验和方法,有力推动议题教学进课堂,成为打通教与学、习与思、能力与素养的“立交桥”,提升思维深刻度、彰显课堂温暖度,让课堂有生命、有活力、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