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莹莹)2023年12月21日,来自普陀区高中地理全体教师齐聚上海市桃浦中学,共同参加褚军首席教师工作室与潘骋高级教师指导团队的联合教研展示活动,一起探讨“双新”背景下高三地理等级考有效复习的实施策略,整个展示交流活动由三个环节构成。
第一环节:现场观课
与会教师先后聆听了来自褚军工作室团队教师章佳琳老师和来自潘骋指导团队的聂赛飞老师执教的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 区域发展过程》的单元复习课。
针对相同的课题,相同的课程标准,两位老师开展了“同课异构”的现场教学。章老师立足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采用逆向教学的设计思路,以受到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影响的苏州发展为例,整合单元内容,并进行适度的迁移拓展。教学中,章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立足桃浦中学的学情,设计讨论、绘图、辩论等活动,以大问题为引导,以具体的问题链为引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增加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并通过教学过程与板书归纳的方式,从时空综合、因地因时制宜的地理视角,对照教材范例,由点到面,构建出了探究“区域发展过程”的一般思路。聂老师则从学生生活的上海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进行了正向的教学设计。她基于桃浦的学情,以教材为蓝本,反复强化基础知识。通过删减、增补、替换、调序、融合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用具有特色的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素材设计有趣、有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形成对区域发展过程和区域联系的完整认识。两节课真正的体现了“同课异构”。
第二环节:研讨交流
现场教学观摩之后,来自高三的一线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听课感受,充分交流了他们对于“高三复习课如何开展”的思考与实践。
通过两节课的观摩,给了与会老师们如何有效开展高三地理复习以很大的启发。以往采用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单纯的知识梳理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而运用情境式的方法串联各知识点,则会显著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当前高三地理课受学情与课时限制,复习课更需要重视教材回顾,并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将复习课采用的案例与新课教学时的案例相互错开,通过搜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不断变换复习情境,以提高学生感知和应用水平,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较好的探索与选择。
在大家积极讨论的基础上,教研员曹嵘老师总结提出:高三复习应当追求朴素的课堂,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以提升复习效率。今天两节展示课,就是立足常态,给大家以抓手,通过朴素的课堂,达成复习的目标,这无疑给了我们较好的启发与思考。
第三环节:团队领衔人交流分享
晋元高级中学教师褚军,作为首席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首先引导与会老师一起思考和关注这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同”与“异”,并分享了他在观课过程中寻找到的“同”与“异”。立足不同的视角给现场听课老师以启发,并希望听课教师在“同课异构”的活动中,找寻同样课题下,自己与之的“同”与“异”。通过相互的激发与思维的碰撞,从“异”中又能达成“同”,这一激发和引导给现场的老师以极大的启发。
褚军作了主题为““双新”视域下高三地理复习思考与实践”的微报告。褚老师的报告高屋建瓴,从复习课的总体设计出发,指出复习课达成“强化能力、提升素养”目标过程中实施的三大途径:唤醒(知识)、建构(体系)、应用(情境)。褚老师认为一轮复习与二轮复习,虽然均需结合知识体系与情境运用,但由于复习的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差异。一轮复习强调知识的覆盖度,因此情境设置需要聚焦于小情境,分散化处理,以达成知识情境唤醒、全面梳理基础知识、建构体系的目的;二轮复习强调知识的融合运用,因此应该聚焦于聚合性较强的大情境,强化大情境下知识的深度融合。因此,一轮复习需要研读课标,围绕课标要求,以知识唤醒建构,以大问题引领驱动课堂,以情境为载体,对教材知识进行融合、应用,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生产生活。章佳琳老师的课堂,从区域的视角,做了一定的尝试和呈现。褚老师又以一个自然地理的内容为例,做了具体设计与实施的呈现,给与会老师们以启发。
曹杨二中教师潘骋,作为高级教师指导团队的领衔人,做了主题为“真实情境下的高三一轮复习初窥”的微报告。
潘骋认为,在当前高三进行等级考的新背景,新学情下,地理学习的时间跨度变长、学习内容增多、学科地位下降、考试难度提升,因此,这对高三复习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双新”背景下,复习课既要避免纯知识化讲解,也要避免纯解题式的讲练。潘老师展示了由他执教的一节“土壤”的复习课—-“小站稻”课例,主张地理复习课应当追求“有趣、有用、有效、有序”。通过课例的分析,潘老师提出的强调了以下复习的策略:通过新颖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解决实际问题,构建人地协调观;夯实双基,激发内驱力,提升核心素养;遵循心理学规律,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厘清知识内在逻辑,帮助学生有结构、有逻辑地表达。“两避免、三新、四有”给与会老师以启发,令人印象深刻。
在听完两位工作室领衔人的主题报告后,教研员曹嵘老师进行了总结,也对桃浦中学搭建的教研平台与参会老师的热情参与表达了感谢。最后,曹老师强调,高三的地理复习课应该追求三个回归,即:回归学生,让学生自己从口中讲出正确答案;回归课本,唤醒已学习过的知识;回归核心,重视对于知识点逻辑主干的建构。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暖意融融。老师们经历了思维的碰撞,关于“高三地理复习课如何上”探讨的不亦乐乎。相信通过本次联合教研展示活动,一定能给与会的高三一线教师带来更多的思考。在“双新”背景下,稳扎稳打,走好高三地理等级考复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