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小学:“项”美而行,美美与共

朱慧 2024-03-25 11:28

       (通讯员 李淑丹)2024年3月22日,娄塘学校和戬浜学校一行三十余人来到马陆小学,三所学校教师围绕“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开展校际联合交流研讨活动。活动由马陆小学陆建松副校长主持,各校教师在热烈的交流气氛中形成共识,加深了与会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

顶层设计,系统架构

       马陆小学课程教学部李淑丹老师围绕项目研究背景、项目目标路径、项目进度安排、项目预期成果四个方面向大家交流了学校项目化学习整体设计情况。

       马陆小学以学校育人目标为导向,围绕“三灵”少年的毕业生形象,结合“葡萄”在地资源与学校“葡萄”主题校园文化和场域,逐步形成了“AI葡萄庄园”跨学科项目化群。

       作为区学科项目化领衔校,马陆小学结合数学学科项目化研究成果,2024年将重点开展“葡萄庄园”数学、语文、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到2025年逐步推至全学科,促进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学科素养的提升。

典型案例,打磨实施

       马陆小学陈晓琳老师代表项目化学习团队,结合其参加的跨学科设计大赛“葡萄走廊恢复计划项目化学习”案例,作主题为“项目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的案例分享。

       陈老师从驱动问题的产生、学时的安排到入项探索、知识与能力构建、形成初步成果、修订成果、出项和复盘,具体讲解了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与操作方法。

分组讨论,深度研讨

       在集中研讨后,三校教师针对学科项目化设计,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场次,进行小组深度研讨。

       语文学科专场,彭静怡老师结合“马小知秋”案例,以驱动性问题的由来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从驱动性问题到子问题的分解。陈铭瑞老师结合“精灵启航 路在脚下”案例,着重介绍了新课标指导下,项目目标的梳理与设计,强调项目目标要关注学科素养的高效达成。

       数学学科专场,翁翊舟老师以“储物空间规划”案例为抓手,详细解读了项目化“学习结构图”的设计与运用。翁老师强调,运用结构图将项目化学习的环节步骤与子问题和出项成果进行逐级对应,能够帮助老师进行整体设计。

       英语学科专场,方雨婷老师介绍了“皇帝的新装”案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交流了从社团活动到整班实施的项目化案例打磨和实施过程。祖玉贞老师结合“小精灵的体育社团”案例,梳理跨学科概念与素养。

       综合学科专场,李健老师围绕“精灵派球秀”案例,对学科项目化的出项成果进行重点解读,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校本化的分解,强调过程性评价对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

校长寄语

       朱英校长首先对此次交流发言的教师团队表示感谢,对团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研究给予肯定,同时提醒教师要计划先行,实践为基,不断复盘反思实践活动,提炼文本。

       刘婧副校长肯定了马陆小学项目化研究的系统架构与路径梳理,强调项目化学习重在实践,提醒与会老师关注案例设计的可实施性,提升实施效能。

       樊波校长高度赞扬了马陆小学围绕“葡萄”主线,将项目化实施、劳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培养等进行整合的做法。樊校长认为紧紧围绕项目化顶层设计进行精准、细致的实施与跟踪,才能真正将项目化学习落到实处。

       项目化学习作为落实义务教育“双新”的动力引擎之一,注重培育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撬动者教与学的改革。马陆小学作为学科项目化的领衔校,主动牵头交流研讨,使得三校教师对项目化学习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将奋楫扬帆,赓续前行,更好地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总目标和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