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江民)作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聚焦“行以至诚、思以至理”的行规目标,将育行、育心和育德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教育途经,常态化夯实习惯的养成。
2024年4月1日,普陀区疾控中心的PUPU学堂课程《预防疾病‘手’先行》以医教结合进校园的方式,惠及了文英学子。学生发展部和卫生室拟定了这次活动的方案,邀请各班的卫生委员参与这个课程,并通过卫生委员在班级的宣讲及行规的检查评比,将洗手习惯落到实处。
中午,23个班级的卫生委员济济一堂,通过前测,孩子们对洗手的重要性都非常清晰,但是如何正确洗手,在认知和行为上还有偏颇。区疾控中心的医生通过请两名卫生委员开展压手板游戏,并通过仪器检测,让学生看到了洗手前均有1500多个细菌,而洗完手,细菌降至115-300,从他们一个个张大的O字型嘴巴中,看出了孩子们的惊讶,原来洗手才能有效减少细菌啊!如何正确洗手呢?每位卫生委员都做了洗去手上荧光粉实验,有的学生5秒完成洗手,但荧光粉还有残留,从实验中,每位卫生委员认识到洗手时要揉搓20秒以上,并通过“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法,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课程结束前通过口头交流和问卷后测,均反映了这次课程的收获度非常高。
午会课,各班均开展了“我是‘手’护健康宣讲员”的专题卫生教育,刚学习完的卫生委员当起了小老师,有模有样的把培训的内容,实验看到的数据和伙伴们进行了分享,同时带领伙伴们做起来“七步洗手操”,并要求伙伴们要及时洗手、正确洗手。
接下来,学生发展部将通过行规检查和卫生委员洗手池边的抽检方式,将“手”护健康,涵养习惯落到实处。
普陀区疾控中心进校园活动发挥了其专业力量,通过“关口前移至学校,防范于未然”这一策略,有效帮助文英学子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掌握更多健康知识,真可谓洗手小习惯,“手”筑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