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六、七年级开展景德镇暑期研学活动

朱慧 2025-08-25 07:52

(通讯员 王璐瑶)2025年暑期,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六、七年级30名学子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景德镇研学之旅。四天三夜的行程中,同学们不仅深入探寻了千年瓷都的历史脉络,更通过沉浸式体验与科技探索,感受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

探秘古窑遗址,对话千年文明

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同学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近距离观察明代官窑的窑炉结构与出土瓷片,通过专业讲解了解御窑“百里挑一”的严苛标准。夜幕降临时,大家观看了震撼人心的《景德镇记忆》实景演出,光影交织中,窑神童宾跃入窑火的壮烈传说、海上丝绸之路的瓷贸易盛景,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

瑶里古镇:泼水欢歌与徽派风情

研学第二站,同学们走进被誉为“瓷之源”的瑶里古镇。青石板路、明清徽派建筑与潺潺溪流构成一幅水墨画卷。最令人难忘的是古镇溪边的“水仗大战”,同学们用竹筒水枪泼水嬉戏,在炎炎夏日中感受传统民俗的质朴乐趣。带队老师笑称:“这场‘水战’比语文课上的《社戏》更生动!”

指尖匠心:拉坯体验与科技赋能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的非遗工坊,国家级传承人尹师傅为同学们演示了“薄如纸”的拉坯绝技,只见泥团在他手中飞速成型,碗壁均匀如机械切割。动手环节中,尽管同学们的处女作歪歪扭扭,但通过反复调整重心、控制转速,最终都完成了专属陶坯。

飞天梦想:直升机馆的科技启蒙

研学最后一站来到江西直升机科技馆。同学们不仅近距离观察了各类直升机真机,还通过伯努利原理实验、航空模型拼装,理解了飞行器的科学奥秘。最激动人心的是VR“登月体验”,仿佛化身航天员穿越星际,不少同学感叹:“原来科学和陶瓷一样,都需要匠人般的专注与创新!”

研学收获:文化自信与成长印记

返程途中,同学们在研学手册上写道:“原来瓷器不仅是‘China’的名字,更是中国人精益求精的象征”“科技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让传统走得更远的翅膀”。随行教师总结道:“这次研学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更是一场跨学科的思维碰撞——历史、艺术、物理、工程在此交汇。”

未来,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将继续打造“行走的课堂”,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厚度与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