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外尚阳学校,有这样一位青年党员教师,她备受学生和家长尊敬,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以“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新课标为指导,坚持学生为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她就是上外尚阳的初中生物学教师吴俊琳。
创新探索教学实践
在双新背景下,她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不断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她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创新,更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她深知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差异,因此针对性地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汲取名师的教学精华,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此外,她还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课堂笔记的记录到作业完成的规范,她都细致入微,用心引导。
积极推动探究实践
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方面,她更是不遗余力地精心备课、严格教学,尤其重视实验实践活动。她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多项科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SPACE 100未来英才培育计划方案征集活动”、“普陀区青少年自然笔记征集活动”等。此外,她还与不同学科的老师们共同设计科创校本课程,带领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使“田园尚阳”项目荣获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板块一等奖和专项优秀创新实践奖。
不懈追求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深知教师自身的学习和进步同样重要。她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各项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她参加了第六轮普陀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成为高级指导教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并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快速成长:2023年1月获得第五届“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比赛三等奖,2023年5月进行区级公开课展示,申请立项了区级个人课题,参与上海市级课题和区级一般课题;在教育类生物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在普陀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学与教”征文评选获二等奖,在桃浦教育联合体“课程导学与作业设计”丛书负责撰写跨学科板块,获得普陀区义务教育阶段优秀学科教学资源征集二等奖。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她展现了一名教师对专业成长的不懈追求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厚热爱,以一颗赤诚之心,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为培养新时代的栋梁之才,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