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婕)以“适合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桃浦教育联合体竭力探索共建共享特色课程,开辟了学区化建设新途径,让每一个学生人生出彩。
为了进一步发挥桃浦教育联合体成员校课程资源互补优势与集体智慧,2024年,由桃浦镇政府牵头,桃浦社区基金会主办、桃浦教育联合体承办、上海桃联社区服务协同发展中心协办,首次尝试以“共享课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始了桃浦教育集团内跨校选课的探索,也开启了联合体新一轮的协同发展模式。
桃浦区域共享课程分为“购买课程”——源自桃浦智创城丰富的区域科技教育资源和“共享课程”——源自联合体各成员校自行开发的特色课程,汇集以面向未来为基础的人文素养、以科创赋能的科技素养、以心理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素养类课程引导学生关注传承本土文化。前期通过课程申报、筛选等环节,首批推出了48门涉及人文、科技、体育等方面的优质共享课程菜单,随即面向桃浦联合体各成员单位进行跨校互选,最终23门特色课程被区域内8所中小学按需选录。所选的“共享课程”学段涵盖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九年级,可供近500名中小学生报名共享。
自2024年1月起开始跨校选课、学生报名、课程实施、跟进式督导、课程评价等环节,历时半年的实践与探索,桃浦教育联合体第一期“共享课程”教学圆满结束。这些特色课程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让学生享受到了更个性化的教育。如桃中心的《小菜园》课程和《小学漆绘》课程,前者以体验劳动的艰辛,感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后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新普陀小学西校的《气象探究》课程,以认识预警信号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了解天气现象和防御气象灾害的知识和方法。
文达学校的《木工》课程,通过介绍传统的木工文化、学生动手设计和自制简易木制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的《小学低年级问题化口语交际教学》,通过情境的模拟演绎,在师生、生生互动交际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口语交际的学习路径,发展学生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
新杨中学的《小创客,大创意》课程,借助开发板的创意功能,利用传感器、电路和编程语言等软硬件进行编程学习和创意设计,为未来的STEM领域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桃浦中学的《中学生模拟法庭》课程,以案例分析、小品表演、模拟庭审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庄严肃穆的法庭氛围、规范有序的庭审过程、针锋相对的庭审辩论等,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善用法律以及增强法治思维的能力。桃浦中学另一特色课程《论语解读》,借《论语》了解儒家思想,学习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生活中思考儒家思想,培养君子之德。
值得关注的是:本项目得到桃浦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借助桃浦智创城丰富的区域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定制了区域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如《“CBT”情绪卡》《心理剧》《语言艺术》《心理素质提升》等的心理课程,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趣味动物》《探索自然》《太空奥秘》《中学生桥牌入门》等科普课程,通过对大自然的探秘,不仅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馈赠,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感知世界的能力。
当孩子们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朝着他们最有发展潜力的方向,兴趣盎然地专注于他们的学习活动时,他们一定是快乐的。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特色课程的魅力:滑动播出课程照片
随着桃浦智创城各方面配套日趋成熟,桃浦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全新的要求。桃浦教育联合体将努力以紧密型学区化发展为载体,以集群特色创新为途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完善桃浦地区学校形成相融共生、携手共进的学校发展机制。
未来,我们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要向着更能激发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跨学科’课程育人方向转变,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共通、共识、共享、共赢中推动了桃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