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利 宋文君)为进一步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切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6月6日下午联建小学举行普陀区一般课题专家论证会。
本次课题论证会邀请到的专家有华师大教育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世清教授、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团队管理办公室陈海平老师、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陈音,参与本次会议的还有联建小学校长冯雪、教导主任章磊以及学校青年科研骨干教师。会议由高希睿主持。
课题汇报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认知能力,与认知能力相互作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联建小学以“尊重生命 主动发展”为办学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学校的心理特色课程、情绪管理课题、国际理解教育等都围绕着学生情感发展而展开。基于以上研究基础,学校聚焦“社会与情感能力”,开展了《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毛震芳从课题研究背景与基础、核心概念、支撑性理论、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开题汇报。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教师的成才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着很高的期许,然而如何规划职业、怎样达到自己的职业愿景,很多青年教师仍比较迷茫。《职业规划视角下小学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则从学校“橙才”计划出发,将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四阶段,探索不同阶段教师的培养策略与路径。课题主持人岳增娜老师对研究的进展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
专家论证
在课题论证环节,专家们指出,联建小学两项区级课题选题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有效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陈海平点评两个课题都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研究内容热门、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可靠。针对第二个课题,他特别指出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强调职业规划视角和青年教师培养之间的关系。
陈音谈对联建小学的科研工作感受时,表示“联建的一个个项目忙而不乱,张弛有度,将科研与工作、项目整合思考,学校的研究态势、青年教师的成长势头很足。”她肯定了“小学生社会和情感能力”这一研究的意义,彰显了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幸福成长放在心上的胸怀。
刘世清教授首先肯定了两项课题的研究价值,并提出了可实践、可操作的专业建议,他认为研究要亮出本校的研究特色,突出重点,体现研究的进阶性和系统性。他希望课题组后续能先从点上突破,在从面上出发,最后总结经验。
家们还针对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他们建议课题组成员在后续过程中聚焦一个更加微观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力求融合学校特色,放大课题亮点。
领导讲话
论证会最后,冯校长代表学校和课题组讲话,她首先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科研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达感谢。她表示,会同课题组一道认真梳理、潜心钻研、不断拓宽研究思路,扎实、高效地推动课题研究工作往更深层次发展,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完成。
课题论证会虽然已经圆满落幕,但我们的科研之路仍在继续。联建小学将以这次论证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能力,让课题研究工作开出智慧之花,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