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浦东跨学科主题学习联合教研活动在马陆小学举行

朱慧 2024-06-21 11:23

       (通讯员 朱英)6月18日,“跨学科研修 促教师发展”嘉定-浦东跨学科主题学习联合教研活动在马陆小学开展。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书记、教授安桂清,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学研究指导部副主任陈久华,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课程部主任田洁,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嘉定区各小学、一贯制学校教师代表及田洁跨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此次活动,另外还有来自上海各区的老师们线上观摩。活动由教育学院课程部刘楚主持。

       安桂清教授充分肯定了嘉定区、浦东新区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作出的实践和探索。安教授指出在撰写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时,可以与任务深度整合,体现各学科的素养要求;在课程实施时,课时的划分可以从任务出发,不受限于每堂课的35分钟,要充分考虑“照着做和试着做”边界,教师要跟据学生年龄特点,给予充分的支架支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深度,抓住学生课堂闪光点,进行深层次的追问,以此促进学生深层思维的发展。

       陈久华肯定了本次区域研讨交流活动,他指出,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区教师之间的深入对话,而且通过共研,给老师们带来启发,进行思维碰撞,为跨学科教学的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交流形式非常宝贵,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这样的平台,教师们能够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策略,共同探讨教育的热点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这种跨区域的合作模式,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也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田洁感谢安教授及其团队对嘉定区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充分支持,感谢来自浦东的教研团队与嘉定的老师们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她指出马陆小学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各具特点的实践案例;既是在原有综合课程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也是素养导向下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单元整体设计的融合思考;她鼓励区域教师不断探索实践,深研课标,在文本设计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使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真正落地,促进课堂教学变革和学生发展。

       嘉定区马陆小学课程教学部部长李淑丹从学校在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显著成效、项目化学习的顶层战略规划及显著成果、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举措。她表示,学校将致力于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炼并优化校本化实施路径、以及优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空间等多个层面,不断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浦东新区六师二附小教师陈笑圆和范翊琳分别分享了案例《洋泾社区发现之旅》和《身边的传统节日-我是小小代言人》,嘉定区马陆小学的张金妹和刘莹分别介绍了案例《研途有我 策划由我》和《皇帝的新装》。案例内容丰富、生动具体,为与会者提供了多样的教学参考,也带来了许多教育启示。

       马陆小学教师宣超敏基于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第八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单元,创设情境“策划一次毕业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阅读上一届哥哥姐姐的策划方案稿,借助哥哥姐姐的策划经验,结合研学活动特点提取相应要素,进而通过搜集信息,表达观点,完成了确定研学时间与地点的任务。

       马陆小学教师方雨婷创设为皇帝的新装这部英语剧表演设计制作服饰情境,学生通过“需要什么服饰(What)——选择哪些服饰(Which)——如何设计制作(How)——哪里购买服饰(Where)”四个任务,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美术创意制作、审美能力、团队协作及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浦东新区六师二附小教师陈笑圆的这节课是面向四年级学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通过让学生走访社区并绘制15分钟生活圈地图,培养他们对社区的了解和热爱,同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嘉定区和浦东新区的教师代表积极发言,围绕“驱动型问题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如何规范撰写?”以及“如何发现问题链中的逻辑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成果丰硕。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交流盛会,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它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对于推动跨学科教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