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小学开展2024年主题研学活动

朱慧 2024-06-25 08:48

       (通讯员 王镕芝 黄佳音)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青少年不仅需要跟着老师在课堂里学习知识,更需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广阔的天地间汲取力量。

       6月23日至25日,真光小学组织四、五年级共54名少先队员,开启了为期三日的“传承革命火种,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研学活动。

       6月23日的早晨,细雨初歇,带来久违的凉爽。孩子们在家长们的目送下,跟随老师和导游一起坐上巴士,前往位于江苏常熟的沙家浜,追忆一片片芦苇荡中的革命记忆。

       苏州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沙家浜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以新四军战斗史和郭建光阿庆嫂传奇故事为特色的红色教育资源为依托,发展出一系列红色教育资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同学们手拿学校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研学手册,踏上了探索革命历史的旅程。

       进入园区后,队员们穿过18根象征着新四军伤病员的残缺柱雕,来到了双拥广场。站在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前,队员们共同参加了一场庄严的鲜花宣誓仪式,纪念曾在沙家浜这块热土上共同抗争的革命儿女。仪式中,大家神情肃穆,在沉默之中表达对革命先辈的诚挚敬意。

       走过宽阔的石板桥,队员们走进纪念馆,深入了解沙家浜背后的革命历史。该馆陈列了革命、抗战时期以及解放前后留下的历史资料、珍贵展品,再现了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

       为了让队员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在离开纪念馆后,真光小学的研学队伍一路深入风景区。在红石民俗文化村,队员们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的风貌。这里的建筑依水而建,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村内设有沙家浜史料馆、老人与船——古船馆、水乡农具馆等,酣畅淋漓地再现了沙家浜的民俗风情。

       修复性建成的横泾老街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红色遗迹。

       队员们在横泾老街的芦荡剧场观看了精彩演出《芦荡烽火》。该舞台剧演出通过简洁明快的剧情、身临其境的舞台、以假乱真的实景特效,让大家在连连惊呼中走进了沙家浜的故事,切身感受到了当年军民同心的革命情谊。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真光少年传承革命火种,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