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尚阳学校开展“素养导向的风尚课程提升行动——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活动

朱慧 2024-10-24 07:31

       (通讯员 吴艳)为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切实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推动优秀成果转化应用,赋能增值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10月18日,上外尚阳学校开展了“素养导向的风尚课程提升行动——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活动”。

       普陀教育局瞿志军副局长,局基教科史晔群科长,区教育学院科研员陈进老师到校指导。云南省楚雄州第三期领军名师班的46名学员和桃浦联合体代表教师参加了该活动。上午,老师们观摩了中、小学部围绕课题研究的六节课堂展示;下午,老师们共聚学校报告厅,聆听我校九个课题汇报。

第一篇章:科研引领促提升  课堂研究助成长

小学部课堂教学展示——

       薛玥执教了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本节课薛老师关注了单元语文要素,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抓住了“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重难点。教学中借助“这就是爬山虎的脚”一句,引导学生找到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三句话,然后让学生在学习单中圈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让学生寻找表达的细节,并能试着动笔在学习单中完成,用一句话来说什么是爬山虎的脚,从“表达点”还原作者的“观察点”。

       沈添天执教了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平均数》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沈老师关注了单元数学素养,让学生通过数据表达,计算出反映总体情况的统计量。通过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且介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使得学生充分体会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李颖珺执教了三年级“有变化的线”单元第二课《粗线和细线》。本节课李老师关注了单元美术素养:从线的形态变化、粗细变化来感受、表现对象的结构、质感和体积,并且能够在欣赏与描绘实践中感受线的表现力和线的美感,体验用线装饰画面的乐趣。李老师通过创设秋天的情境,从归纳大自然的线条,识别粗细线,感受粗细线,到分辨粗细线及展示评价大树上的秋叶,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重难点。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并提升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初中部课堂教学展示——

       甘灵执教了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地球的公转》的第一课时。本课采用了观察实验,动手实践,生活场景举例,学生扮演地球模拟地球运动,拓展想象等方式进行授课。本节课将跨学科气象主题“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贯穿始终,从熟悉的节气与现象,到探究节气背后的原理,最后通过讨论“其他国家是否也有24节气”,“假设黄赤交角发生了变化,我们的24节气会有哪些变化”等问题,提升学生创造、想象等高阶思维能力。

       冯豪执教了八年级英语报刊阅读课The Washing Machine Has Changed The World。冯老师从英语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洗衣机在解放女性劳动力,重塑家庭角色分工以及驱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在迁移与创新环节,冯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个人见解,并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事实依据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支撑,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用能力。

       吴俊琳以“双新”理念为引领执教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课。这堂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思维的启迪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洋葱根的生长现象作为切入点,吴老师引导学生寻找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洋葱根尖细胞,通过观察其分裂过程,逐步构建起对细胞分裂概念的理解。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

第二篇章:专家引路助成长,且行且思共成长   

       谷峪的汇报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价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等几个方面,结合九上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案例,分享了自己的科研课题。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朝着个性化、拓展性、多样化方向发展。

       吴俊琳从问题缘起、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和反思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课题介绍。通过课题研究,吴老师认为今后实践性作业设计需要紧密围绕“双新”,增加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注重作业及时的评价反馈,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性作业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冯培理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学校艺术课程课内、课外育人的有效衔接与相互合力,打造学校艺术课程多元化品牌,实现学校少年宫管理模式的建构与管理,发挥学校少年宫的育人功能。

       周贞的汇报以学生课堂中的电子徽章评价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为切入,介绍了学校适合教育视域下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式的构建。强调发展性评价是以学生为评价中心,通过过程性评价数据累计寻找学生发展的方向,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项目化评价,增加学生体验;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周吉的课题汇报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科为例,探索学习任务单的实际运用。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在切实减轻老师和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沈静的课题汇报中指出,课堂器乐教学对于普通中小学校学生音乐学习有重要意义。沈老师的课题围绕各国乐器的起源与发展、种类、演奏音色、演奏方法和著名经典作品简介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

       刘晓慧的课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的单元统整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立足单元,整体联动。刘老师指出,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连续观察,还要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甘灵以普陀区教育科研2023年度一般课题《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初中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践》为题进行了中期汇报。汇报从深化跨学科课程的实践、评价不同教学方法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学习环境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未来展望。

       陈念的汇报由课题研究过程、阶段性研究成果及研究反思三部分组成。该课题通过案例列举,阐释了单元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在培育学生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方面的作用。   

       上海市普陀区初中学段教研员陈进对课题汇报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对老师们的研究成果、研究影响和研究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陈老师表示:上外尚阳是一所具有科研特色的学校,教师们聚焦学校总课题开展思考与研究,形成覆盖面广、研究内容深、研究形式丰富的科研成果。

       学校校长席璐鼓励年轻教师们将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融合,进一步思考课例研究和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多阅读理论书籍,提升对课例研究的认识,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

       上外尚阳致力于通过教科研训一体化的实践研究,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找到方法,再通过教研和培训助力教师的专业提升,书写尚阳更美的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