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中学:开题凝智明思路,聚力细研启新程

朱慧 2024-10-23 09:17

       (通讯员 鲍成成)10月15日下午,上海市新杨中学2024年度普陀区重点课题《“双新”视域下初中课堂微项目化“四步”教学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新杨中学召开。会议邀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普教所教育评价与PISA研究中心王湖滨老师,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潘露老师,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滕颖磊老师参与指导。上海市新杨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孙莉参加会议。学校课题组成员以及普陀区初中学段各校科研室主任参加学习。

       孙莉作为课题主持人,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和老师们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她强调,学校的科研工作得以有序且富有成效地推进,得益于学院科研室的悉心指导、学校科研室的有效组织以及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因此,今天的交流指导无疑将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为深入的视角,从而使其对课堂教学产生更为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双新”背景下,科研工作更是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

       课题组鲍成成汇报了课题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及预期成果等具体内容。课题组秦凡茹老师以案例《“双新”视域下初中英语京韵脸谱文创设计微项目化“四步”案例研究》的初步构想进一步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本课题是在深刻领会“双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原有的“四步”教学经验(课题《基于导学案的四步导学教学设计研究》),在教师们所熟悉的“四步”教学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融入了“微项目化教学”的思考。通过这一融合,课题组力求在基础课程中实施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旨在构建出“双新”背景下的微项目化课堂教学新样态。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开题报告并给出了深度细致的点评。潘露老师表示本课题高度契合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深入贯彻了“双新”教育理念。同时,她也指出,尽管项目化实践正在广泛推广,但在基础课程日常教学中,仍缺乏具体的项目化实践学科案例和适用于学校各学科教学场景案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推动项目化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潘露老师还期望课题组能够更明确地界定研究的核心问题,精确把握关键概念,不断深化研究内容,最终探索出一条既体现学生个性、学科特性,又符合学校特色的微项目化教学新路径。

       王湖滨肯定了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她认为,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育人方式,正引领着教育实践的重要变革,让课堂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针对课题中提出的“四步”这一本土化概念,建议系统地梳理其如何自然过渡到微项目化教学中的“四步”环节,并强调这一过程需以坚实的理论为支撑。同时,为深化研究,她还建议将微项目与大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清晰地揭示微项目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滕颖磊对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正是由于学校科研工作扎实稳定的推进,我校才得以脱颖而出,成为初中学段市教科研成果奖决赛的唯一入围者。她指出,学校的课题报告规范严谨,选题紧密承接并深化了之前的研究成果,是经过精心提炼与实践转化而来的智慧结晶。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够进一步优化并创新教学模式,提炼并总结出学校未来课堂教学新样态的鲜明特征。本课题充分展现了学校课题组的前瞻性思维,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杠杆,撬动并引领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次学习,学校课题组全体成员表示,将持续学习、思考,将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建议内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优化研究路径与内容设计,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以更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