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教育集团第一届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评比在嘉定区马陆小学举行

朱慧 2024-11-01 09:13

       (通讯员 陶君 李淑丹)为进一步推进新城教育集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效提升心理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提高教师运用课堂主渠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10月24日新城教育集团第一届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堂教学评比在嘉定区马陆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曹凤莲、上海市心理高级教师王晨骊担任本次比赛的专家评委。

       新城教育集团各成员校积极组织优秀心理教师踊跃参赛,一节节“走心”的心理课不仅流淌到了学生的心田,留下了成长中的幸福瞬间,也让参加活动的集团心育教师们在共思共研共行中智慧碰撞,同频温暖。来自各集团校不同心理教师的7节心理活动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感动的瞬间……

       上海市嘉定区戬浜学校陈聪聪老师聚焦五年级学生人际交往中言语表达上的甜蜜和苦恼,通过将说出的话艺术化形象化的表达,让同学们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不同的语言带来的不同力量和影响。本节课借助游戏、绘本共读、绘画表达中充分感受人际交往中的美好,最后在绘画、拼贴、彩泥制作等形式的小组创作中,启动集体的力量完成对伤害性话语带来的痛苦和苦恼的转化。

       上海市嘉定区德富路小学洪思琪老师基于三年级学生处于认知和情绪发展的转折期,情绪体验复杂多样,容易被情绪左右,恰当地表达愤怒,合理有效地调节情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本节课以绘本为载体,通过故事中人物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效果,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情绪处理两大原则的有效性,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上海市嘉定新城实验小学宋代英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到五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前期,情绪体验复杂多样,失落作为一种由过程导致的情绪,不容易被自己发现,学生可能拒绝相信失落的事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语言合理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悦纳自己的情绪;会用“小硬币”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合理宣泄情绪和换个角度思考的共同作用下,积极调节失落情绪。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徐媛老师参考沟通的四个要素,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力发展状况,总结了好好说话的四个锦囊句式?“我听到/看到、我感到、我认为、我希望……”。学生通过热身游戏、观看视频、角色扮演等活动认识到好好说话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尝试运用好好说话的四个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际沟通问题,最终学生能够收获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上海市嘉定新城实验第二小学顾奕恬老师以乔哈里视窗为理论依据,从开放区、盲目区两个窗格出发,引导刚刚进人小学的学生主动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学会自我评价,扩大开放区,减少盲目区。通过本节课,学生们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学会欣赏这些独特品质;借助同伴间的积极反馈,进一步完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小学彭静怡老师聚焦提升“语言沟通”能力为主题,通过情境故事体验、小组主题活动、设置开放、安全、支持的分享氛围,让学生把被不良语言的困扰进行表达宣泄和内心压力释放,让个体体会到被支持和共情。教师通过对学生内心想法的回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在需要和期待,使其在认知层面上感受到被尊重,重建积极情绪和信念。

       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宋子瑞老师聚焦觉察愤怒情绪主题,引导学生意识到未被觉察的愤怒情绪对人际关系的破坏力,以表演的形式初步学会识别愤怒,通过“愤怒冰山”了解愤怒产生的原因,用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觉察愤怒情绪升降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意识到未被觉察的愤怒情绪会给我们的生活制造冲突与矛盾;能够在生活中初步学会觉察愤怒情绪,并尝试化解愤怒。

       “有价值,有温度,有技术”的心理课堂营造了温暖安全的氛围,学生在课上表达着真实的自我,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积极的心理赋能。

       通过本次教学比赛,集团校的老师们也互相观摩,彼此借鉴,有力助推了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质量,也促进了集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新城教育集团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继续秉持“温润儿童心灵”的初心,让心理课堂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