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中学:劳模工匠耀苏河,匠心传承润新杨

朱慧 2024-11-21 11:5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区教育局与区总工会的合作共建,切实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上海普陀教育”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宣传区内学校以“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为契机,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的生动实践和经验举措,引导广大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上海市新杨中学以“尊重”教育课程体系为指导框架,基于校情及学科特点,融合校家社协同育人资源,以“劳启心智,动筑品德”为劳动理念,以“崇劳尚行,创劳笃行”为劳动育人目标,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单元,构建劳动育人模块,分年级实施梯度培养,创新劳动体验形式,深化劳动教育内涵。

【瞻范】走近劳模,感受劳动蜕变

        日前,在区教育局、区总工会的组织协调下,学校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宋增光走进校园,开展“一名外卖骑手的蜕变”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宋老师用朴素而充满激情的话语,讲述了自己2014年初到上海,从一名网约送餐员最终蜕变为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同学们心中扎下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怕苦、不怕累,风雨无阻的信念。宋老师号召同学们要抓住机会,把握机会,享受在校园生活中的幸福,要懂得迎接挑战、不畏困难、追寻梦想、不负韶华。

【励行】全员崇劳,厚植劳动情怀

        学校积极创建特色劳动育人体系,整体提升劳动育人价值。一是牢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编制校本劳动手册,优化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指向劳动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践作业,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二是丰富校园文化,设置以“钩织”“布艺”等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获得劳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三是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定期组织学生“走出去”,开展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每学年组织学生前往泰兴市元竹镇兴杨村开展农耕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