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初中生物学学科骨干教师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在金山初级中学举行

朱慧 2024-11-22 07:01

        (通讯员 徐雨舟 严励昕)2024年11月21日下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探索智慧教学新样态”为主题的金山区初中生物学学科骨干教师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在金山初级中学举行,全体初中生物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学科教研员李艳光主持。

        教师们观摩了金山初级中学李晓梅老师执教的《调查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一课。本节课将校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实践前,学生通过“AI对话”提出探究问题,并基于问题开展实践调查。本节课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构建问题系统,组织学生开展“问题化”学习。通过小组汇报、分享资料卡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认识到食用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通过“AI对话”了解先进技术在食用菌生产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感受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李晓梅进行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微培训。李晓梅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概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要特点及教育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应用举例”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其在备课、上课、检测与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教学研讨环节,李晓梅从整体设计思路、重难点突破、核心素养落实、课堂创新、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说课,重点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使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观课教师围绕教研主题,从教学方式、素养培育、教学评价、技术应用、学生收获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李艳光作活动总结,她认为本节课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学教学的有效尝试。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基于问题化学习”,本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AI对话”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经历实践调查尝试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二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教学”,教师利用数字化手段,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引入,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会学生如何辨别科学信息的真伪,使之认识到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但人工智能不能替代自主思考。

        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和教育教学相互赋能的过程,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老师们也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深入发展智慧教育,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和创新实践应用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