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捷)“或许我们无法成为星辰,但可以永远追随星光。”4月10日,桃浦中学组织高三学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开展“以梦为帆,向光而行”社会实践活动。
穿梭于校园建筑群,中西合璧的建筑美学令学子们赞叹不已。哥特式风格的老图书馆与钱学森图书馆形成时空对话,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内扬帆起航的巨轮模型与工程院院士墙上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映成趣。“建筑是凝固的校史,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科教报国的初心。”讲解员的话语让同学们驻足深思。
讲解者介绍青年时期的船王董浩云在码头打工时坚持自学六国语言;在与交大学长交流的过程中,学长也坦言高考失利后通过自考逆袭:“我用五年时间证明,抵达梦想高地不止一条索道,更需要攀岩者的勇气。”在他们的研究院中,大部分研究员都是普通高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到交大继续深造。“人生是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此刻在哪个赛道,而是永远保持向前奔跑的姿态。”
在华山路交通大学校门前,讲解者讲述“交大首届毕业生”的故事:他们多来自寻常家庭,有的曾是商铺学徒、报童,却在夜校苦读后成为中国首批工程人才。学历的起点不能定义人生的终点,就像这座校门,推开之前谁也不知道门后有什么风景。
本次活动通过触摸百年学府的历史温度、对话多元成长的学长榜样,帮助学生在人生关键期唤醒内驱力,建构“奋斗者”的底层信念,同时也为他们在高考的最后阶段注入一股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