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达学张伊冷:从志愿先锋到教育之星,爱与责任的践行者

朱慧 2025-04-05 07:34

张伊泠老师,上海市文达学校的一名初中跨学科(生物学、科学)教师,现任团委书记。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张老师都以坚定的信念与积极的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的精神。从热心公益的青年志愿者,到投身教育事业的辛勤园丁,她始终坚守初心,用爱与责任书写着精彩篇章。

一、公益之路:传播大爱,奉献青春

学生时代,张伊泠就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还在大学的她便踏上公益志愿征程,主动肩负社会责任,利用课余时间无私奉献。

从 “牵手独龙江 医疗志愿行”,到 “暖暖浦江情 健康遵义行”,再到 “雪域情 光明行”,她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将志愿者精神落到实处。还参与了 “携程・梦想教室”“爱心上海・爱在东航”“青春聚力量,圆梦在行动” 等众多活动,还投身于第十一批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招募及后勤保障,以及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现场指挥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在她与同事的努力下,斩获上海市 2018 年度 “公益之申” 十佳公益机构等多项荣誉,个人也荣获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2018 – 2019 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称号。

她负责策划实施的 “青春聚力量 圆梦在行动” 公益活动,为贫困山区学生送去希望。项目开展期间,她不惧道路塌方、泥石流、高原反应等艰难险阻,坚定地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梦想。“青春聚力量,圆梦在行动”公益活动还斩获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颁发的2018年全国“伙伴计划”四星项目殊荣。

二、教育之旅:育德启智,创新教学

踏上教师岗位后,张伊泠老师在教育领域同样发光发热。作为上海市文达学校学生部成员,负责团委及初中少先队工作,同时担任科学教师。

(一)德育工作:精心耕耘,助力成长

在团委工作中,她积极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协助学校党支部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通过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 “4 + 1” 组织化学习,增强团员青年理想信念。

她注重团组织自身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团前教育,严格团员发展标准。与学生部、大队部紧密协作,组织开展多样仪式活动与实践活动,如 “小小林长”、重阳节敬老、校级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组织领导能力,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外学习机会。

(二)教学工作:深耕课堂,探索创新

作为科学教师,张伊泠深知责任重大。在政治思想上,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提升思想觉悟,更新教育理念,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学中,她立足课堂,贯彻 “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 理念。课前精心备课,准备实验材料;课上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例如,在六年级开心教学中,通过让学生饲养蜗牛并制作观察小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面对教材改革,她积极融入 “适生导学” 和 “微项目” 教学理念。在《蒸发与蒸腾》课程中,以晾晒湿衣服微项目引入,引导学生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实验技能。同时,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在区级实践课《如何保持健康》中,她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纽带,运用 AI 助手等技术,引导学生从生活争议出发探索健康真谛,培养高阶思维,展现科学教育创新实践。

此外,她不断反思教学,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的《青春的模样》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参与编写的上海市级课程顺利立项及结题;撰写的《“适生导学”融入科学实验中有效教法的初探》在2023年《新教育》的第二期上刊登,并被知网收录。

张伊泠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在公益与教育领域不断前行,从传递爱心的志愿者,到培育桃李的教育者,她始终坚守初心,用爱与责任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教育人生。

故事分享:以爱领航,点亮成长之路

在教育征程中,张伊泠遇到了小轩(化名),一个在成长中迷茫徘徊的学生。小轩刚进入初中时,对新环境极不适应,课堂上眼神闪躲游离,面对学习任务总是敷衍了事,在集体活动中也像个局外人,周身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

张伊泠老师在担任学校团委工作及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敏锐察觉到小轩的状态。一次学校组织的 “小小林长” 实践活动,张老师特意安排小轩加入自己所在小组。活动伊始,小轩兴致缺乏,只是机械地跟着操作。张老师看在眼里,趁着活动间隙,与小轩随意聊起天,从身边的花草树木谈到生活日常。慢慢地,小轩打开了话匣子,倾诉出内心的焦虑 —— 父母长期在外忙碌,自己感觉被忽视,学习上也因基础薄弱常受挫,渐渐失去了信心。

了解情况后,张伊泠决定从两个方面帮助小轩。在思想引导上,张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多次与小轩谈心,给他分享自己大学时参加公益志愿活动,鼓励小轩勇敢直面困难,积极融入集体。在 “重阳节敬老” 活动中,张老师引导小轩主动与老人交流,当看到小轩搀扶老人时那小心翼翼又认真的模样,张老师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小轩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在教学方面,作为科学老师的张伊泠更是用心。小轩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但一遇到理论知识就打退堂鼓。张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蒸发与蒸腾》的教学中,考虑到小轩喜欢动手操作,张老师让他负责准备实验材料,并在课堂上引导他观察实验现象,鼓励他大胆发言。小轩从最初的紧张羞涩,到后来能自信阐述自己的观点。张老师还会在课后给小轩布置一些有趣的拓展任务,比如让他观察家里植物的蒸腾现象并记录下来。渐渐地,小轩对科学课的兴趣愈发浓厚,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张伊泠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给予适宜的土壤、阳光和雨露,就能茁壮成长。她用爱与责任,为小轩驱散成长的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张伊泠老师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用自己的光和热,助力更多学生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