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研活动在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顺利举行

朱慧 2025-05-01 08:15

(通讯员 )2025年4月28日,普陀区“基于人工智能课程单元规划样例的学校实践——中小学人工智能教研活动”在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顺利举行。普陀区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信息科技教研员王世达、徐汇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童琳、普教院附校副校长洪月璋出席活动,普陀区全体中小学人工智能基础和信息科技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包含课例观摩、现场教学、说课评课、专家讲座四个环节。

活动伊始,洪校长代表学校对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和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洪校长说,在人工智能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后续,学校将持续提升教师人工智能课程开发能力,着力开发有价值、可推广的教学案例。

在课例观摩环节,全体教师学习了市人工智能教研活动的三个案例:《原理认知应用迁移——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奥秘》《“新玩法”解锁文生图》。

在现场教学环节,普教院附校教师双执教的《AI营养师——体验机器学习》一课。本课以“机器学习的过程和原理”为核心问题,借助自编的Python程序,让学生亲历机器学习的过程,突破抽象概念,强化原理认知。

在课例点评环节,李双从“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四个板块,分享课程设计思路与实践体会。

冯霞芳工作室学员蒋莉娟老师、中远实验学校窦颖老师、王世达工作室学员饶加玺老师从多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童琳对课堂设计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本课以数据为逻辑主线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究机器学习的原理和一般过程,并给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的建议。

同时,童琳还开展了《人工智能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主题讲座。她以《体验智能家居——学习文本分类》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围绕人工智能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展开专项指导,并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善实验环境及资源、理清实验设计思路、加强实验交流反馈。

活动最后,王世达指出,在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充分借助已有资源,深化课程研究与实施,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人工智能课程的发展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