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乔俊)蝉鸣盛夏,2025年7月1日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101班的同学们踏上了一场为期六天的探秘黔境的研学之旅。“观天眼”“探村寨”“跨天桥”“走天坑”,六天行程串联起科技、自然与人文的奇妙碰撞。
科学篇:探秘天眼巨碗,感受宇宙奥秘
走进南仁东纪念馆,从天眼选址到设计再到建造,南仁东先生与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历经22年铸就了国之重器“中国天眼”。
登上FAST瞭望台,500米口径的反射面如银碗扣在群山间,同学们用彩纸拼接 “天眼” 模型,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纸片,更是射电望远镜捕捉宇宙电磁波的奥秘。
基建篇:仰望天空之桥,领略基建奇迹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世界前100座大桥中,贵州就占据了51座。平塘大桥332米高的桥塔刺破云层,钢索如琴弦横亘山河。
自然篇:徒步天坑奇观,解码地貌密语
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世界罕见的天坑群,这些大地的 “深邃眼眸” 藏着亿万年的地质密码,从远古海洋到苍茫陆地的沧桑变迁,正以岩石肌理为卷,向世人诉说地球演化的史诗。
人文篇:走进布依秘境,邂逅民族文化
落翁布依寨的“拦门”仪式上,研学队员毫不怯场,与嬢嬢们吟诗、对歌,一尝“拦门”茶。在村寨中,小嬢嬢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红军之家,亲身体验织布、磨磨、打糍粑、学说布依语,清亮的山歌环绕山野。扎染工坊里,白布在橡皮筋的束缚下浸出星轨般的图案,有人把天眼轮廓染进布里:“这是布依族的宇宙美学。”
收获篇:星辰大海装进行囊
研学手册中记录着同学们的所思所想,他们在天眼放下电子设备,用铅笔记录宇宙的心跳;在布依寨动手体验,让民族文化住进心里;在天坑奇观徒步挑战,感受时间的变迁;在天空之桥观察桥梁结构,领略基建的魅力。
这场旅程的终点,是少年们把 “仰望星空” 的好奇、“脚踏实地” 的探索,悄悄种进心里。下一次研学,又会解锁怎样的奇妙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