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第四期领军名师到上外尚阳学校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朱慧 2025-09-25 09:14

(通讯员 吴艳)9月24日,云南省楚雄州第四期领军名师来到上外尚阳学校进行分享交流活动,党支部书记、校长席璐代表学校热情欢迎来宾。

上午,在学校报告厅,席璐校长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出发,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与实践,系统阐述了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她特别强调了课程建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的核心作用。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案例,引发在场教师的共鸣与深入思考。

讲座结束后,云南的教师们校方陪同下参观了校园。来宾们先后走访了科技长廊、书法教室、美术教室、体质检测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室。学校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布置、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给云南同仁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时驻足观看,详细询问相关情况,对学校在硬件设施与育人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

下午,中小学部同时开设了9堂教学研讨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美术。结合自身教学工作,云南的教师们深入不同课堂,认真观摩教学流程,细致观察师生互动,切身感受上海课堂的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李颖唯

《桂花雨》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童年时期在家乡摇桂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童年时光的无限眷恋。该文以其清新的语言、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情感教育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篇章。本课执教时,会通过听,读,演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带着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小学数学——顾佳伟

顾老师的这节课以“眼药水用量”“日常饮水”等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猜想→实验论证→结论的科学方法,操作建立量感,认识毫升与升及其两者的换算关系。

小学英语——庄燕

庄老师的这节课是访谈类对话,涉及关于职业和梦想的词汇。语篇还原了采访现场的真实情境,展现了针对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问答方式,值得借鉴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小学美术——胡佳蓉

《镜子中的我》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新教材中《拥抱你我他》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通过观察脸型、发型、五官、赏析艺术家自画像的夸张手法,引导学生运用彩泥团、压、搓、捏等技法,创作突出个人特征的生动自画像,培养自我认知与表现能力。

初中语文——王丹妍

王丹妍老师执教《谈创造性思维》一课,立足议论文要素,巧设问题链,引导学生梳理并把握其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

初中数学——顾酉

顾老师系统讲解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通过实例演示运算技巧,比较不同情况下二次根式的选择先乘除还是先化简,帮助学生掌握化简方法,提升根式运算能力。

初中英语——王旻皎

在本课时,学生阅读论坛回帖的内容,模仿德国中学生的论坛回帖,学习如何描述学校生活,会写一个描述学校生活的回帖,并能运用恰当的时态和句式描述学校生活,构建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

初中物理——张韵泽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初中物理声现象的开篇课程。本节课通过音叉振动、真空铃等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的奥秘,让学生明白声音源于振动,传播需要介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地理——李如意

本课的主题是地形图的判断与应用,学生借助等高线地形模型,结合北京冬奥会和高山滑雪场的具体情境,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最后能够应用地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听课环节结束后,双方教师分学科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执教教师首先就教学设计思路、目标达成与方法选择进行了简要说明。随后,沪滇两地的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等展开了坦诚而深入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经验,碰撞观点,既有对教学亮点的充分肯定,也有对教学环节的优化建议。云南教师对上外尚阳的教育理念、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沪滇学习共研活动,不仅为两地教师搭建了一个宝贵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更深化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通过思想的交流与智慧的共享,两地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激发了教学创新的热情。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交流活动意义深远,有助于汇聚教育智慧,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共同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未来将继续加强沟通与合作,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交流形式,让沪滇教育协作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