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婕)为帮助预备年级学生更好地处理同伴关系,掌握有效沟通技巧,9月26日下午,桃浦中学在明志楼报告厅为预备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我会与人相处”主题讲座。整场讲座以互动体验为核心,内容贴近学生日常,氛围轻松热烈,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喜爱。
本次讲座缘起普陀区“苏河好家 协同共育”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由具备青少年成长指导师、家庭领导力教练等多项资质的薛圆圆主讲。讲座开场,薛圆圆没有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而是以“夫子说”指令互动游戏迅速调动起现场气氛。随着“夫子说起立”“夫子说举手”等指令发出,同学们积极响应,有的反应迅速准确完成动作,有的不小心“踩坑”后笑着纠正,报告厅里满是欢声笑语。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让同学们初步体会到“倾听”在与人相处中的重要性。
讲座聚焦学生日常相处中可能遇到的小冲突,通过情景创设让同学们“身临其境”。薛老师结合“借橡皮时对方不愿借”“同学开玩笑说自己头发不好看”等真实案例,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想法和做法。“我会觉得他很小气,之后也不借他东西”“听到别人说我头发,我会有点生气但不知道怎么说”……同学们纷纷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些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同学们意识到,原来很多看似“小事”的冲突,都需要正确的方式去应对。
在了解了常见的相处困惑后,角色扮演环节成为整场讲座的“重头戏”。薛老师挑选出刚才案例中的典型场景,邀请同学们上台分别扮演“冲突双方”,模拟演绎不同的相处模式。有的同学一开始用“吵架”的方式解决,结果越演越“凶”;有的同学尝试先倾听对方的想法,再说出自己的感受,最终顺利化解矛盾。台下的同学看得认真,还不时为台上同学的精彩表现鼓掌。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的沟通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为了让同学们更系统地掌握沟通方法,薛老师还分享了“三步沟通法”:第一步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不加入主观评判;第二步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我有点难过”“我觉得很开心”;第三步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希望你下次借我橡皮时能考虑一下我的情况”。同时,老师还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以怨抱怨”“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三种不同应对方式的差异,引导同学们理解“以直报怨”——即坦诚表达、理性沟通的重要性。现场,同学们还分组练习了“三步沟通法”,在互相交流中慢慢掌握技巧。
一节课时长的讲座,同学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互动、大胆表达想法、认真投入实践。不少同学在讲座结束后表示,“原来和同学相处有这么多小技巧,以后遇到矛盾我知道该怎么说了”“那个角色扮演特别有意思,我学会了要先听别人怎么说”。
此次“我会与人相处”主题讲座,以学生为中心,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替代了枯燥的理论说教,让同学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相信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能将学到的沟通技巧运用到日常与同伴的相处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园里收获更多温暖的友谊,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班级氛围。